【摘 要】
:
土壤水分是地表和大气之间水与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作物培育中的一大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正在从传统灌溉模式向精细灌溉不断过渡,而精细灌溉的实现离不开优良的土壤水分观测技术。多深度的土壤墒情监测,能够为农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观测提供数据支持,对科学精准灌溉、旱涝灾害防护预警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在深入分析几种常见土壤介电常数获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频域反射技术,设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水分是地表和大气之间水与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农作物培育中的一大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正在从传统灌溉模式向精细灌溉不断过渡,而精细灌溉的实现离不开优良的土壤水分观测技术。多深度的土壤墒情监测,能够为农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观测提供数据支持,对科学精准灌溉、旱涝灾害防护预警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在深入分析几种常见土壤介电常数获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频域反射技术,设计了新型圆环电极探头,实现了一种非接触式多深度土壤剖面水分测量系统。通过搭建试验室标定环境,对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与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和工作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土壤水分的类型和土壤含水率不同的表示方式与计算方法,并对土壤的物理特性、土壤介电模型理论进行了研究。(2)对比了几种常见的土壤介电常数获取方法,包括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时域传输法(Time Domain Transmission)、驻波比法(Standing Wave Ratio)等。分析这些测量方法的测量原理,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更贴合田间环境测量需求的频域反射测量技术(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3)分析了基于频域反射技术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款圆环电极结构的非接触式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田间环境下的多深度定点测量。在ANSYS Maxwell中建立了传感器探头的三维模型,通过改变传感器探头外部物质的介电常数来模拟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环境,并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等并带入求解器。计算得到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电场分布、容值变化和传感器灵敏度,系统分析了传感器探头尺寸变元过程对测量性能的影响,进行传感器探头部分尺寸变元的设计,得出探头尺寸的最佳设计方案。(4)设计并搭建了传感器硬件电路,完成了对采集电路输出频率和温度的测量功能,包括传感器采集电路与传感器控制电路两大部分。水分信号采集电路是准确测量土壤含水率的关键,通过铜环电极外接电感并联压控振荡器形成谐振回路,将含水量信号转化成电路中的频率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分频、整形电路等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单片机可识别的信号。传感器控制部分选择STM32F411单片机,完成电源输出控制、信号频率测量、温度测量和数据输出。(5)在完成硬件电路的基础上基于Keil平台进行嵌入式程序设计,包括频率与温度测量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程序设计等。同时,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了上位机显示界面,实现了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结果显示与保存。(6)搭建实验环境,使用了江苏无锡的沙壤土对本土壤水分测量系统的两个传感节点进行试验分析。依据国际标准烘干法制备不同土壤含水率的土壤样本,进行水分传感器的标定,建立土壤含水率与测量信号频率之间的二次关系式。进一步对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测量性能进行试验,测试其重复性、稳定性与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一号与二号传感器节点测量后的二次回归模型都有着很好的拟合效果,决定系数R12=0.991,R22=0.993,且在性能测试上也有着较好的稳定性重复性与一致性,能够满足田间环境下长期定点连续的土壤水分测量。结果表明,搭建完成的传感器样机具有比较可靠的测量性能,能够实现对土壤的定点多深度测量。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凭借不增加带宽且成倍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的特性被广泛运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大规模MIMO技术在MIMO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大量天线数目能够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数十乃至数百倍。随着天线数目的不断增加让MIMO系统中常见的检测算法受到了复杂度和检测性能的限制难以直接运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此背景,本文重点围绕适用于
高温高湿是设施番茄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至今高温胁迫下不同湿度对设施番茄幼果发育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此,设计试验系统研究了设施番茄光合、蒸腾、花粉活力、果实横纵径、果实指数、内源激素的变化,试验以番茄品种“金粉5号(Jin Fen5)”为研究试材,设计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持续时间三因素试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设置为:3 2℃/2 2℃、3 5℃/2 5℃、3 8℃/2 8℃、4 1℃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下设施番茄植株氮素运营规律,以番茄品种“金粉一号”(Jinfen1)为试材,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enlo型温室开展高温和施氮量双因素全面试验。设置昼温/夜温4个温度水平,即T1(25℃/15℃,CK)、T2(30℃/20℃)、T3(35℃/25℃)和T4(40℃/30℃),5个施氮量水平,即不施用氮肥N1、0.5倍推荐施肥N2(1.3 g·株-1)、0.75倍推荐施肥N3(1.95
随着淡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塘对大气CH4和CO2的贡献成为全球温室气体循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养殖国家,中国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58%。池塘养殖作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方式,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明确我国淡水养殖塘CH4和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准确估算内陆水体碳排放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省一处典型的淡水养殖塘
宽带毫米波收发探测组件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成像、等离子剖面探测、高精度末敏引信等应用系统中。本文针对V频段频率窗口,研制了一款工作频率覆盖50GHz-75GHz的零中频调频连续波体制(FMCW)收发组件,对构成组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及加工测试,并通过合理配置发射波形,对集成后组件的整体探测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集成数字锁相环研制了一款覆盖整个X波段的扫频源,用于产生高线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物,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一直困扰我国水稻种植的一种常见害虫。本试验以二龄稻纵卷叶螟和南粳5055为研究对象,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试验专用田内,通过网罩控制,设置5种虫害等级,测定水稻的高光谱参数和生理参数,分析水稻的冠层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植被指数和生理参数,并建立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卷叶率的反演估
为了研究高温高湿对番茄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及对热激蛋白表达的影响,以番茄品种“寿和粉冠”为试材,于2019年3-6月与2020年4-7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天数的正交试验,气温(昼温/夜温)设4个处理水平:T1(32℃/22℃)、T2(35℃/25℃)、T3(38℃/28℃)、T4(41℃/31℃);空气湿度设3个处理水平:H1(50%±5%)、H2(70
如今,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无线城域网中由于应用部署的多样化和服务要求的个性化,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边缘计算的快速兴起,让无线城域网中的移动用户可以将服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上执行,减少服务执行时间,降低移动设备能耗。然而,由于无线城域网中服务体量大、边缘服务器资源受限等原因,服务在执行过程中边缘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性能低下、能源消耗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在隐私数据如此重要的大数据时代,如何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对自然大田条件下发生的水稻稻纵卷叶螟为害进行定点连续观测,利用地面非成像高光谱仪、SPAD-502叶绿素仪和LP-80冠层分析仪获取水稻冠层光谱、卷叶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和叶面积指数(Leaf A
卫星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气象保障服务中,尤其是在农作物监测和灾害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品可靠性和准确性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云三号系列卫星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其微波土壤湿度产品的质量和连续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中国国家气象局的中国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土壤湿度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山东地区FY-3B和FY-3C卫星反演土壤湿度产品的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