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钢表面的激光冲击纳米化及其微观机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冲击作为一种全新的表面强化技术,利用其超高应变率和超高能量,通过调整约束条件和各种参数,可以达到在金属材料表面获得纳米结构的目的。   采用输出波长为1064nm、脉冲宽度为20ns、输出能量25J、光斑直径为5mm的调Q钕玻璃激光,对AISI201、AISI304不锈钢板进行了激光冲击,在距表面300μm的冲击区范围内,激光冲击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50nm的纳米晶。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激光冲击后样品表面的微结构演变,研究了纳米化行为的机理及其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层硬度比基体提高36%。   围绕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现象,讨论了约束状态和激光冲击的高压、高能、超快以及超高应变率与材料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个共性问题。激光冲击时,当被冲击材料本身与表面自由约束层能完全约束受冲击区域表面的宏观形变,而不影响强化效应时,称为应变屏蔽,材料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应变微结构;反之,当被冲击材料不能约束冲击能量而产生宏观形变时,称为约束击穿,此时冲击效果以塑性变形为主。通过对这两个共性问题的认识,以应变屏蔽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激光冲击纳米化的微观机理。在超高能量,超短时间和超高应变率的激光冲击作用下,纳米晶形核需要的驱动力及温度条件并不具备,并且形核和长大所需要的扩散转移过程无法实现,所以利用现有的纳米化机制无法解释激光冲击纳米化过程,因此奥氏体钢表面的激光冲击纳米化过程只能是一种“外能量激活”条件下的自组织分化机制,即在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和超高能量作用下的晶粒碎化与晶内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本试验所使用的激光束能量成高斯分布,所以决定了其加载特征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单次冲击材料表层组织的微观不均匀性。通过进一步对冲击表面残余压应力和表面硬度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在产生“应变屏蔽”现象的冲击条件下,冲击区主要由纳米晶体组成,但也包括其它形变组织;连续多次冲击可以克服单次冲击的不均匀性,使材料表面的受冲击作用区域变得更加均匀,从而获得均匀的纳米晶表层以ANSYS和ANSYS/LS-DYNA为平台,建立了奥氏体不锈钢激光冲击强化的有限元模型,依次进行了单次冲击应力场,多次冲击应力场,全约束与半约束模型应力场的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有限元模拟得到的激光冲击残余应力场与激光冲击加载特性具有较好的一致。  
其他文献
新闻敏感性指的是一种基于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所产生的特性,对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有很好的帮助.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有利于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互联网的逐渐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媒体行业的发展,如今已经是新媒体的时代了,这也可以称之为全媒体的时代.在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过程当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行业将会面临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广播电视台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对编导的要求,加强节目的创作技巧,为
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电视台,自身实力明显逊于上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有限.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要充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媒体资源,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还增加了人们的知识面,在如今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电视新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新媒体虽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的高能量电池体系,它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最大的不同就是用固态或凝胶态的电解质来代替液态的电解质,因此不会产生漏液等安全方面的隐患。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离子导电率会显著降低。因此,如何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和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同时具有离子液体导电性能好、无挥发、不易燃烧等方面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聚合物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不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节目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播音员的素养也越来越高,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增加,对播音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县级新媒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抓住机遇,建造现代化城市,改革创新,不断加强新媒体建设,顺势而为,适应新媒体发展,成为县级城市城市发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