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人胆管癌多药耐药QBC939/ADM细胞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检测目的:建立能在1.0μg/ml阿霉素(ADM)药物浓度的培养液中稳定生长并传代的人胆管癌多药耐药QBC939/ADM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ADM浓度递增结合高低浓度交替持续接触癌细胞诱导法建立人胆管癌多药耐药QBC939/ADM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DM、丝裂霉素(MMC)、长春地辛(VDS)对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及其耐药QBC939/ADM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观察QBC939与QBC939/ADM两组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及细胞内AD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QBC939与QBC939/ADM细胞株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 ADM、MMC、VDS对QBC939/ADM细胞的抑制率显著低于亲本QBC939细胞。与QBC939相比, QBC939/ADM细胞株处于G0/G1期的细胞减少16.6%,而S、G2/M期的细胞增加分别11.64%、4.97%。QBC939/ADM细胞内ADM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QBC939/ADM的P-gp呈过度表达。结论:胆管癌多药耐药QBC939/ADM细胞能在1.0ug/ml ADM药物浓度的培养液中稳定生长并传代,其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明显降低,P-gp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其耐药性的产生有关。第二部分维拉帕米联合化疗对胆管癌QBC939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VER联合化疗药物对胆管癌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VER、ADM、MMC、VDS及VER分别联合ADM、MMC、VDS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存活率的影响。FCM观察上述各组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P-gp的表达。通过FCM观察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内ADM的变化。结果: ADM(25.00μg/ml)、MMC(2.00μg/ml)、VDS(0.50μg/ml)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抑制率分别为48.84%、44.19%、45.76%,VER(2.50μg/ml)分别联合ADM、MMC、VDS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抑制率显著提高至64.37%、52.68%、65.90%。凋亡率也由11.37%、7.25%、9.04%提高为20.66%、14.18%、21.91%。细胞周期分布显示加用VER对ADM和MMC组各个周期影响不明显,而VDS组阻滞于G2/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P-gp的表达率为38.00%。与ADM单独作用相比联合VER后细胞内ADM的含量有一定增加。结论: VER可增加化疗药对胆管癌QBC939细胞株抑制作用,增强胆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第三部分维拉帕米逆转人胆管癌细胞QBC939/ADM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目的:探讨VER对人胆管癌QBC939/ADM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可能的逆转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VER、ADM、MMC、VDS及VER分别联合ADM、MMC、VDS对胆管癌QBC939和QBC939/ADM细胞存活率的影响。FCM观察上述各组细胞生长周期、凋亡率及细胞内ADM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和QBC939/ADM细胞P-gp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VER(5.00μg/ml)、ADM(400.00μg/ml)、MMC(10.00μg/ml)、VDS(20.00μg/ml)及VER(5.00μg/ml)分别联合ADM(400.00μg/ml)、MMC(10.00μg/ml)、VDS(20.00μg/ml)对QBC939的抑制率分别为(1.25±0.08)%、(83.52±2.56)%、(82.08±2.58)%、(86.49±2.54)%、(89.68±3.61)%、(86.31±3.69)%、(97.63±3.72)%,对QBC939/ADM的抑制率分别为(1.51±0.15)%、(46.38.±1.32)%、(44.71±1.39)%、(48.15±1.31)%、(78.67±2.38)%、(70.04±2.41)%、(79.62±2.40)%,ADM、MMC、VDS各自联合VER后与单独作用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使各化疗药对细胞的抑制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QBC939和QBC939/ADM两组相比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QBC939/ADM组抑制更加明显。FCM:上述各药干预对QBC93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04±0.18)%、(28.11±2.26)%、(18.32±2.28)%、(24.13±2.24)%、(37.43±3.31)%、(26.50±3.39)%、(42.07±3.42),对QBC939/ADM的凋亡率分别为(2.16±0.15)%、(11.37±2.22)%、(7.53±1.19)%、(9.02±1.23)%、(26.52±3.30)%、(17.19±2.21)%、(29.91±3.34),各自与单药作用相比,联合VER后对QBC939和QBC939/ADM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都有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联合VER后使的两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有增加,且QBC939/ADM组凋亡与QBC939比较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QBC939/ADM组凋亡差别明显。无药物干预时,QBC939细胞的周期分布为G0/G1(61.79±4.18)%,S(32.05±3.26)%,G2/M(6.15±0.31)%。QBC939/ADM细胞的周期分布为G0/G1(45.19±3.58)%,S(43.69±3.26)%,G2/M(11.12±0.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QBC939/ADM细胞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S、G2/M期的细胞数有增加。上述各药物干预后检测发现,化疗药物作用后使QBC939和QBC939/ADM两组细胞处于G2/M的细胞数与无药作用相比有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使QBC939和QBC939/ADM两组细胞进入G2/M的细胞数与单独用药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后被阻滞于G2/M期的细胞数增加了。且QBC939与QBC939/ADM两组比较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对QBC939/ADM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强于QBC939细胞。细胞内荧光强度检测为:QBC939是260.48,QBC939/ADM是101.33。前者是后者的2.57倍。QBC939/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明显减少。P-gp在胆管癌QBC939细胞中的表达达到38.00%,QBC939/ADM细胞中的表达则高达72.00%,呈高度表达。结论: VER对QBC939/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有逆转作用,可以增加人胆管癌QBC939和QBC939/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人胆管癌细胞P-gp的高表达有关,通过与化疗药物竞争性结合P-gp的结合位点发挥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