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其中药材的产销总量占到全国的15%左右,其所产北药也因其质量好而畅销国内外。近年来,随着药用植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连作或复种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而产生的土传真菌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由于不同的药用植物或同一药用植物的不同生长期其根系分泌物不同,其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和优势菌种均不同。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自黑龙江省多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的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种群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目的是要明确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类资源及区系分布特点,同时为筛选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拮抗生防菌株和具有生物转化功能的菌株提供真菌菌株资源保证。作者于2010年和2011年7-10月间,在黑龙江省的加格达奇、五大连池、北安、讷河、伊春、铁力、绥化、哈尔滨、五常、牡丹江和佳木斯中药材产区共采集土壤样品380份,所采集的药用植物种类主要有五味子、平贝母、刺五加、党参、防风、柴胡、桔梗、黄芩等18种。经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共获得1235株真菌,经形态鉴定归为40属102种,其中接合菌7属10种,子囊菌2属6种,无性型真菌31属86种,102种真菌中包括中国新记录种2个,即蕨枝顶孢[Acremonium pteridii (J.C.Frankland) W. Gams]和穴形节皮菌的金孢属无性型[Chrysosporium anamorph of Arthroderma cuniculi (Dawson) C.A.N.van Oorschot]。不同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区系的结构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无孢类群外,青霉属Penicilliums、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a和镰孢菌属Fusarium是18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群。五味子、平贝母和柴胡是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在伊春、铁力、绥化、哈尔滨、牡丹江和佳木斯地区均有种植,且种植面积较大。这三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随栽培地区不同而表现一定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在这6个采样地点间的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伊春地区的多样性指数(H’=2.9574)和丰富度指数(R=5.6683)最高,而佳木斯地区的均匀度指数(J=0.9200)最高。不同地区的相似性水平也存在差异,其中牡丹江与绥化的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Cj=0.6315),牡丹江与哈尔滨的相似性系数最低(Cj=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