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立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模式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力量,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研发资源不断积聚的情况下,研发功能强大且在世界范围具有重大影响区域和城市开始出现,如,硅谷、班加罗尔、新竹等,国内学者将这类地区或者城市称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 北京在全国拥有科技和人才等优势,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对于北京建立研发型城市都寄予了厚望,本文主要以国际产业研发中心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其概念、内涵以及特征作了探究,并得出了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具有创新性、外向性、集群性等特点,而且还对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相关的行为主体,如,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中介以及政府部门等进行了分析。然后选取了硅谷、以及早期有着与北京类似的研发基础的班加罗尔、台湾新竹作为分析对象,剖析了这三大著名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特征以及成功的经验,希望为北京建立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在研究三大典型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研发背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两种国际产业研发模式——企业自主型和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自主型是两种不同的研发模式,并且分别适合不同产业基础的城市和地区。最后,本文重点采用了SWOT分析了北京建立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北京具有建立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潜力的结论,但是北京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尚未成为研发的主体,因而适合走政府主导型模式。
其他文献
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发展战略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风献言荐策。借他山之石,攻东北之玉。国际及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依托产业集群获得持久竞争力,实现
学位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竞争协作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着眼于企业深层次的竞争能力,揭示了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本质因素,日益引起理论研究者和
学位
期刊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总结历史、面对现实,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问题,而是要引进怎样的F
期刊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尤其是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心话题之一。本文探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可
中国引进外商投资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程,利用外资的成效也十分显著,外资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入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