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条约实践中的习惯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国际法一直在国际司法中承担着重要的规范性作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国际投资法领域中有关习惯国际法的实践也是如此。在早期的投资实践中,美国作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率先提出了习惯国际法项下的最低待遇标准,以便向投资者提供独立于东道国国内法的绝对保护水平。由于习惯国际法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美国在启动双边投资条约(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BIT)计划时转而引入了一套更加具体的绝对待遇标准:公平与公正待遇、充分的保护与安全,以及禁止武断和歧视性措施。随着BIT谈判和投资仲裁实践的发展,美国不断地修改其BIT范本,但高水平的投资保护标准则是其贯彻始终的。美国BIT范本中的的绝对待遇条款对NAFT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投资体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美国主要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考虑其投资条约实践,但它却开始在NAFTA仲裁体制中频繁被诉,这促使美国逐步从资本输入国的角度考察其投资条约。以2001年NAFTA自由贸易委员会(Free Trade Commission, FTC)发布的解释和美国2004年BIT范本为标志,美国对绝对待遇条款进行了重大调整,重新将习惯国际法明示为最核心的绝对待遇标准,以此对绝对待遇条款进行限缩解释。据此,美国对于习惯国际法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对于投资条约与投资仲裁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中国在与美国进行BIT谈判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一转变。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习惯国际法与习惯国际法中的最低待遇标准,包括介绍了习惯国际法在国际公法和国际投资法中的起源和发展状况,阐述习惯国际法项下最低待遇标准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阐述2001年以前美国投资条约实践中的习惯国际法问题。以BIT实践和NAFTA投资体制为视角,本章分别探讨在这两个视角下有关习惯国际法的缔约实践和投资仲裁。第三章分析2001年以来美国投资条约实践中的习惯国际法问题。本章分别从规则层面和争端层面对有关习惯国际法的问题进行梳理,着重探究美国对于习惯国际法的态度变化。第四章探讨美国投资条约实践对中国的启示。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和新近投资条约中的习惯国际法问题,并且结合前文对美国投资条约实践中有关习惯国际法问题的分析,本章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BIT谈判中可以接受“习惯国际法”的表述。
其他文献
路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特别是其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可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特现象。本文选取路翎20世纪40年代的中长篇小说为研究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竞技体育排球项目的实地考察,对相关业内人事的采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法、个案分析研究法、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竞技体育的人才培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是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CD4~+T细胞发挥重要作用,Th17/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失衡,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lncRNA AK1248
篮球意识是随着运动员篮球技能的形成而产生,随着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而提高,在篮球运动快速发展的今天,它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技术的竞争,而且是智力的对抗。篮球意识的好坏取决
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之一。本文以他的传体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体文的思想内容、艺术创新以及历史意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述苏辙生平、苏辙传体文的类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美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已经十分完善,成为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代表。本文分析美国商业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对国内财务管理的不断
当代小说家方方通过对知识者生活的描写,对人的存在和命运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她笔下的知识者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近的精神血脉,呈现出具有家族
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是突出师范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基于实践教学理念,对我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深
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示范来增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为主要特点的独特教学模式。示范功能是语言功能中的一种,示范功能具有其他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的言语行为包含了两部分,即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此观点自索绪尔提出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受到颇多的关注和探讨,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被称为是语言学的重要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