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最大的一首制灌区,近年来,该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直接制约着农民的经济效益。向日葵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也是该灌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但是不同品种间的耐盐能力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设置复盐浓度梯度模拟田间盐胁迫,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以田间试验中筛选出的三种不同程度耐盐性的品种(系)中的三个代表性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向日葵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K+,Na+,Ca2+的变化规律,其品种(系)耐盐性与田间试验一致,验证了田间试验的可靠性的同时,也从离子角度揭示了向日葵的耐盐机制。同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在植株苗期可以高效,准确的鉴定向日葵的耐盐性,可以成为一种快速鉴定植物耐盐性的有效手段。主要试验结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59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将耐盐性程度分为三类,耐盐性强的品种(系)占30.5%,耐盐中等的品种(系)占42.4%,耐盐性弱的品种(系)占27.1%,14CF56和14CF57品种(系)耐盐能力最强,14CF44品种(系)耐盐能力最弱。2.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4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将其耐盐性分为三类,耐盐性强的品种(系)占50.0%,耐盐中等的品种(系)占29.2%,耐盐性弱的品种(系)占20.8%,14YK12和14GF01品种(系)耐盐碱能力最强,14YK18,美国678耐盐能力最弱。选取三个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品种为室内试验材料,分别为GF01,14YK06和14YK18。3.复盐胁迫下,油葵种子发芽率下降,复盐浓度200mmo1/L时,三个品种的发芽率低于50%,到250mmo1/L时,发芽率低至10%,甚至几乎不发芽,所以200mmo1/L是三个品种的临界盐浓度,可把0-200mmol/L作为复盐处理的浓度。4.油用向日葵幼苗吸收K+,受到复盐胁迫时,K+外排,外排速率和复盐浓度成正比,随盐浓度增加而加快。GF01外排最慢,YK18外排最快,YK06的外排速度介于两者之间。三个品种的耐盐性差异显著。5.油用向日葵幼苗吸收Na+受到复盐胁迫时,低盐浓度(0-100mM)时,YK18和YK06吸收Na+的速度加快,GF01吸收速度最慢,在高盐浓度(大于150mmol/L)时,Na+外排,且GF01外排速度最快,表现为吐盐,YK18抵抗Na+的能力最差,三个品种间差异显著。6.油用向日葵幼苗吸收Ca2+,受到复盐胁迫时,吸收Ca2+的速率加快,GF01的吸收速率最快,当复盐浓度大于150mmol/L时,GF01吸收速率为YK06,YK18的二倍,GF01表现出强耐盐性。三个品种间耐盐性差异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