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教育信息化则是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有效开展教学。因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需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没有达到信息社会的要求。因此,我国2013年底出台“提升工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研究新的培训模式以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背景,以2014年国家级培训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者培训”项目为平台,构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新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相关项目所获得的经验,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总结国内外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及特点,借鉴其他国家的培训经验,并且以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借鉴意义为支撑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理论基础。在实施中,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深入探究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培训中存在问题,对获得的第一手培训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了“三位一体”培训模型并总结该模式的特点、作用及实施建议。为验证此培训模式和培训策略的实施效果,本文借助河北师范大学的培训平台将构建的培训模式应用到培训项目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问卷、深入访谈和参与培训等形式进行评价总结。经过以上实践研究活动的实施,结果表明:该培训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创新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受训教师的高度认可,有效地提升了受训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