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物的总称,是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中间产物和微生物体中碳元素的总量。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气候、植被、人为耕作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剖面分布特征。土壤有机碳可以反映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高低,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稳定性和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有机碳还可以通过与重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等机理来提高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在维持正常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土有机碳和腐殖质(胡敏酸HA和富肥酸 FA)的含量和土壤剖面有机碳和腐殖质的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草地、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组成和剖面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差别。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为草地(22.66g/kg)>林地(21.06g/kg)>农田(16.21g/kg),胡敏酸含量平均值为草地(251.215mg/kg)>林地(210.951mg/kg)>农田(199.885mg/kg),富里酸含量均值为农田(401.223mg/kg)>草地(241.704mg/kg)>林地(175.970mg/kg);胡富比(HA/FA)为林地(1.50)>草地(1.05)>农田(0.50);林地 HA/FA值明显高于草地高于农田,表明林地土壤有机碳的腐殖化程度明显高于草地高于农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剖面上均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明显减少。  2.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田/旱田、大棚/露天种植)土壤有机碳含量、组成和剖面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差别。水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24.90g/kg)明显高于旱田土壤(16.21g/kg),大棚菜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19.99g/kg)明显高于露天菜地(15.28g/kg);水田土壤和大棚菜地土壤表层HA、FA含量和HA/FA也明显高于旱田土壤和露天菜地土壤。水田和大棚种植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以更好的增加农田土壤的固碳作用,加强土壤的生态效益。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田/旱田、大棚/露天种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腐殖酸在剖面上呈现表层明显高于深层,且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递减的趋势。  3.不同人工绿地植被、种植密度下(阔叶林地-针叶林地、密林-疏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组成和剖面分布特征均有显著差别。阔叶林地和疏林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4.81g/kg和16.73g/kg,明显高于针叶林地(12.44g/kg)和密林地(13.27g/kg);土壤表层HA和FA含量均为阔叶林地>针叶林地,疏林地>密林地;土壤表层HA/FA也表现为阔叶林地(1.43)>针叶林地(1.16),疏林(1.22)>密林(1.11)。阔叶林地、针叶林地、密林地和疏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腐殖酸组成(HA和FA含量)也表现出表层高于下层,且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递减的趋势。
其他文献
黄土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常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失调和破坏。黄土滑坡的滑带在滑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滑带土的抗剪强度直接影响到黄土滑坡的稳定性,它的确定是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关键。在黄土滑坡调查基础上,将滑带土统计规律应用到可靠性分析中,研究工作包括黄土滑坡发育的地质背景及影响因素总结,滑带土抗剪强度试验参数统计,稳定可靠性评价三方面。(1)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体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饮用水更是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饮用水中主要风险还是微生物指标,微生物风险是急性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量也与日俱增,而冷却水用量占工业用水量的80%左右,工业废水经一定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也是减少取水量的有效途径,由此而带来的腐蚀和结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