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大类教育形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三教统筹”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管理运作模式,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类教育的统筹结合、有机衔接、分工协作与相互沟通,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而形成合力。“三教统筹”是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它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我国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在农村实行“三教统筹”是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有效途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贵阳市在农村教育“三教统筹”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的发展。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仍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不均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较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相对较差;不稳定—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滑坡趋势明显;不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的主体作用;必须搞好学校硬件建设,扩大学校规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探索和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促进贵阳市“三教统筹”的良性发展。
本文在探讨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发展农村教育“三教统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贵阳市农村教育的调查,了解贵阳市“三教统筹”现状,对贵阳市“三教统筹”进行了理性分析,包括贵阳市“三教统筹”的模式、“三教统筹”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由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供贵阳市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领导参考,从而进一步完善贵阳市农村教育“三教统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