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gliker综合征首先在2004年由土耳其医生Sagliker发现并以此命名的,它主要是指在肾脏衰竭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由于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SHPT)导致的一系列以颅颌面骨骼形态变化为主的多个症状的统称。本研究是中国首次关于Sagliker综合征的系统研究,主要从颅颌面形态变化规律和病因学两方面对Sagliker综合征进行初步研究。研究一:Sagliker综合征颅颌面形态研究选择16例经肾内科转诊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病例分为两组,一组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伴发Sagliker综合征组(SS组),一组为单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组(SHPT组),常规进行X线头颅侧位片定位拍摄,结果显示,Sagliker综合征患者,颅骨明显增厚,上颌骨整体体积变大,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明显增大,下颌骨前部垂直方向明显增加,其余部分没有明显变化。软组织变化和颌骨变化基本一致。牙齿未出现明显的代偿性移位。研究二:Sagliker综合征病因学初步研究选择24例经肾内科转诊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病例分为两组,组为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伴发Sagliker综合征组(SS组),一组为单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组(SHPT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透析龄及各项相关的血液指标等各个指标上进行对比,并对有关联机理的血液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论:女性和年纪较轻及透析龄较长的患者患Sagliker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血磷浓度的升高并不能直接导致PTH上升,Sagliker综合征患者对于血磷浓度增加--PTH增加的正向传导机制存在某种抑制作用。此外,Sagliker综合征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某种机制,使得两组患者在PTH浓度值均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Sagliker综合征患者ALP浓度均值水平远高于单纯SHPT患者,同时使得Sagliker综合征患者ALP浓度对PTH浓度的变化较单纯SHPT患者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