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血管病变与预后不良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肾血管病变与预后不良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分为肾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理改变的差异,探讨各临床指标、病理变化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IgAN患者中有肾血管病变者70例,占70%,就本研究所观察到的肾血管病变特点及结合IgAN的病理改变,将血管病变分为3型:动脉玻璃样变型,动脉硬化型,动脉内膜增厚型,其发生率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1%、28.6%、24.3%。无肾血管病变者30例,占30%。与无肾血管病变组相比,肾血管病变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发生率、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升高、血白蛋白降低均高于无肾血管病变组(P<0.05);病理学检查中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新月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肾血管病变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OR=7.728,95%CI(1.708-34.964)]、24h尿蛋白定量[OR=20.022,95%CI(3.869103.623)]、肾小球硬化[OR=12.093,95%CI(2.43160.149)]、肾间质纤维化[OR=8.511,95%CI(1.33254.396)],说明以上4个预后不良因素与IgAN肾血管病变成正性相关。结论IgAN预后不良因素: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与IgAN肾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进一步推断肾血管病变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病理指标。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1.以审美为核心重视感受与鉴赏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达成的共识。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
目的: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致死肿瘤。我国老年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非常必要,而穿刺标本细小及早期病变对病理诊断提出挑战
目的:疼痛是大多数病人的共同症状,慢性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风湿和类风湿病性疼痛、与神经损伤有关的慢性疼痛和晚期癌痛。由于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癌性疼痛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传统的疼痛治疗方法并未使慢性疼痛获得满意的治疗。细胞/组织移植是解决药物镇痛疗效不满意和潜在副作用的一种新方法,但细胞/组织移植所面临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