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棒束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响应海拔高度变化的组学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防真菌在绿色防控的大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现一种有效的生防菌对于农业和林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粉棒束孢作为一种虫生真菌,其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与此同时,作为冬虫夏草的定殖真菌,粉棒束孢的生物活性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和揭示,粉棒束孢菌丝体也具有规模化生产药物的潜力。这里所用菌株来自于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明确菌丝体的生长及其代谢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粉棒束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粉棒束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菌丝体生产过程中响应海拔高度变化的组学特征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粉棒束孢接种草原害虫贡嘎勾蝠蛾和农业生产中常见的6种害虫,结果发现,采用浸泡法接种,粉棒束孢对贡嘎勾蝠蛾的感染率极高,证明了贡嘎勾蝠蛾是粉棒束孢的适宜寄主。而采用饲喂法接种,粉棒束孢对蝗虫致死作用不明显。采用浸泡法接种后不吸干水分的方式接种蚜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和大蜡螟,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相反,如果采用吸干水分的方式接种,则都无致死效果。2.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筛选出适合粉棒束孢菌丝体液体发酵的营养因素和培养条件,包括葡萄糖,牛肉膏,铁元素,镁元素和7:1的碳氮比,以及应在装有50 mL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接入10%的菌种,在20℃,12h光照/12h黑暗,120rpm条件下培养。在此基础上,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一步比较海拔高度对发酵菌丝体的代谢组影响。结果发现,基于代谢组可以显著区分430 m和2365 m海拔高度的发酵菌丝体。相对于高海拔,低海拔培养的菌丝体有417个代谢物质显著下调,另有631个代谢物质显著上调。代谢物质的显著变化进一步表明,海拔高度是真菌药物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拔高度调控物质表达的特性也为促进代谢物质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筛选方法。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使用发酵罐规模化生产质量稳定的粉棒束孢菌丝体提供了理论基础。3.在430 m和2365 m海拔高度的发酵结果表明,粉棒束孢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菌丝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而转录组信息分析和q-PCR验证结果都表明,高海拔菌丝体呼吸过程中与氧受体相关的基因,如COX5A,QCR8,UQCRFS1,NDUFV1,NDUFA 和NDUFS7的表达都升高。由此推断,粉棒束孢为适应高海拔由有氧呼吸变为厌氧呼吸,会直接导致其自身多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厌氧呼吸过程中呼吸基质的识别与传递;与此同时,与氧受体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升高,由此增产的能量可以满足菌丝体厌氧呼吸而增加的能量需求,从而保持呼吸系统的功能稳定,最终保证菌丝产量不变。这可能是粉棒束孢适应海拔变化的转录机制。4.由于菌丝体的代谢受海拔高度显著的调控,为发现相应的调控基因,对在430 m和2365 m海拔高度液体培养的菌丝体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富集到与6个表达差异显著物质对应的代谢通路,并在通路中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建立起代谢物质与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基因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特殊活性物质的表达载体提供了前期基础。
其他文献
身心、知行、内外、形上形下相贯通,构成了阳明思想的整体特征。阳明认为身心一体,心为主宰,身为功能,心之发用显现在身行,身行则是源于心之发用,心与身同处于一气连通的现实生活境
介绍了含氟牙膏对学龄前儿童防龋的作用,以及过量摄入氟的危害,探讨了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造成过量摄入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含氟牙膏的建议。
边坡稳定性监测雷达现在已经被矿业部门所广泛采用,成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监测的最佳工具。目前,世界上有15个国家在使用80多套这样的装备进行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监测。这项技
本文通过分析对艺术理论基础课认识的误区,提出该课程在美术教学上的必要性,以此提高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
<正> 年末岁首,有关机构评选出来的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教育乱收费“异军突起”,从2002年的“十大暴利行业”第十位一窜跃居排行榜第二位。 教育乱收费的危害有目共睹,
通过小规模火灾实验,对多点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轰燃发生前和轰燃发生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均一性较好,发生轰燃时,均一温度假设不成立。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度分布均
假单胞菌能够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对改善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假单胞菌还能够对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进行降解,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植物微生态制剂生
【正】 王云缦同志认为,电影《骆驼祥子》中“虎妞的鲜明动人”和“祥子的单调贫乏”的原因,在于改编中的某些过失(《电影〈骆驼祥子〉改编得失谈》),这不无道理。但却不够全
政府规制改革从经济学视角看是要确定政府和市场的分界线,减少规制,市场化改革是趋向:从法学视角看应约束政府,规范行使权力过程;从政治学视角看应是建立博弈框架,协调利益,加强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