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SCs)被认为是第三代太阳电池的优秀候选者,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廉价、光电转换效率高等独到之处。作为QDSSCs的核心组件,电解质在量子点(QDs)的再生和光阳极/电解质界面间的电荷转移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大多数报道的高效QDSSCs均使用液态电解质,但液态电解质的易挥发、泄漏,却导致了电池器件的不稳定。相反,固态电解质解决了溶剂的挥发和泄漏,同时基于固态电解质的敏化太阳电池具有封装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本论文合成了基于芳基修饰的咪唑离子晶体和S-取代苯并噻吩离子晶体,以其为基质制备得到固态电解质,并将其应用于QDSSCs进行研究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9-芴基、二苯甲基引入咪唑鎓阳离子,合成了四种基于芳基修饰的咪唑离子晶体。以该类有机离子晶体(OICs)为固态电解质基质,加入硫化钠、硫、氯化钾和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制成固态电解质,并将其应用于QDSSCs进行光电性能测试。OICs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表征,其热稳定性、电导性借助热分析、稳态电流测试表征;以OICs作为固态电解质基质的QDSSCs器件光电性能通过电流-电压曲线(J-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塔菲尔极化曲线(Tafel)和入射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IPCE)表征。实验结果表明:OICs在QDSSCs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的电导率。其中,以1,3-二(二苯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DPMIm]BF4)为基质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在标准AM1.5阳光(100 mW/cm2)下,以[BDPMIm]BF4为固态电解质基质的QDSSCs获得14.89 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Jsc)、0.81 V的开路电压(Voc)、47.17%的填充因子(FF)和5.69%的高的光电转化效率(PCE)。这是因为二苯甲基的引入,有助于OICs电导性的提高,且该固态电解质与光阳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得器件中电子复合导致的暗电流被有效被抑制。(2)合成了S-取代苯并噻吩离子晶体,以其为基质,加入硫化钠、硫、氯化钾和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制备得到固态电解质,并将其应用于QDSSCs进行光电性能测试。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表征其结构结构,通过热分析、稳态电流测试、扫描电镜表征其热稳定性、电导性和界面相容性。以OICs作为固态电解质基质的QDSSCs器件光电性能,通过J-V曲线、EIS和Tafel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噻吩类离子晶体在QDSSCs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的电导率,其中,以1-甲基苯并噻吩鎓四氟硼酸盐([MBT]BF4)为基质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在标准AM 1.5阳光(100 mW/cm2)下,以[MBT]BF4为固态电解质基质的QDSSCs获得20.73 mA/cm2的Jsc、0.70V的Voc和5.49%的PCE。这是因为稠合的芳香基团的引入,有助于OICs电导性的提高,且该固态电解质与光阳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得器件中电子复合导致的暗电流被有效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