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原有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下的教师素质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现代儿童发展的需要。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2012年出台的《幼儿园教师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整体性的政策规划,提出“育人为本”、“实践取向”以及“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基本理念。根据儿童各年龄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明确了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责任义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探索适合现代儿童身心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幼儿园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有规律校园生活的开端,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学习品质和认知方式的养成。艺术教育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儿童完整人格的培养和审美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教育作为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是以音乐的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基本的素质教育。在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与情感需要的基础上,丰富和美化儿童的心灵,健全儿童的人格,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使音乐成为儿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仍然在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中,教师对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的认识仍有待提高。本文以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核心,通过作者的调查研究,对当前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师的培养方式及儿童音乐教学活动的现状进行收集和分析,思考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对策,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国内外优秀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出能适合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从而对儿童音乐教师素质培养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