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设施“BT”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au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基础的公共基础设施存在巨大的建设需求。为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广泛采用"BT"模式,用以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但由于"BT"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法律、监管、融资各项机制并不成熟,特别是地方政府存在监管不力和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存在较大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是"BT"模式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BT"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并促使政府从直接管理者向服务提供者的转变,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型,将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BT"模式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整理,本研究得出地方政府行为在"BT"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存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2)招标存在暗箱操作、项目被层层转包和分包的现象;(3)政府无力回购,缺乏信用,政策风险加大;(4)法律制度建设缺失,缺乏完善权威的的法律规范;(5)操作不规范,问题较多。(6)"BT"模式中政府融资监管不足等。本研究以博弈论模型,结合A市迎宾路道路改造工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地方政府应用"BT"模式进行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决策、动机以及行为,指明地方政府的服务导向,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并针对地方政府行为在"BT"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BT"模式建设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即必需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机制、建立高效的资金管理体制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决策的民主化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制,建立相互制约的机制,拓宽相互监督的渠道,从宏观到微观规范化政府的行为。
其他文献
Osteoporosis is a world wide problem that is increasing in significance 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both increases and ages. While osteoporosis has been extensivel
沪深300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上市,是我国首个上市的股指期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品的股指期货对其现货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研究显得十分必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yang-qi is consider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human body. It has the function of def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