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一个多因素疾病,近年来多种研究表明炎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斑块局部的和全身的炎症是促使斑块不稳定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探讨冠心病与各种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成为了解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必然,其中白细胞介素18(IL-18)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IL-18、 hs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冠心病的诊断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在齐鲁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70例,其中ACS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外周血清IL-18、 hsCRP水平,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NEF)。冠心病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包括主干病变),根据LVEF将冠心病组再分为LNEF≤50%组和LNEF>50%组。将血清IL-18、 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 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受检者年龄和性别均匹配,ACS组和SAP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结果:ACS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分别为10%,20%,70%,SAP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分别为12. 5%,27. 5%,60%,在SAP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ACS组(70%vs 60%,P<0. 05) ;③ IL-18、 hsCRP水平和各型冠心病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ACS组和SAP组)IL-18明显增高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45.14士92.57Pg/ml vs 471.52士49.65Pg/ml,528.81士88.47Pg/m 1 vs 471.52士49.65 pg/ml,P<0.05),但ACS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AC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5.63士l.4lmg几vsZ,96士l.04mg几,5.63士l.4lmg几vs2.28土o.82mg几,P均<0.001),而SAP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IL一18、hscRP水平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IL一18在多支病变组明显升高(648.15士178.82pg/ml vs544.90士zso.61pg/ml,645.15士178.82pg/m Ivs591.48士196.38pg/ml,p均<0.01),而hsCRP在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无差异。⑤冠心病组心功能状况与IL一18、hsCRP水平之间关系:L、IEF<50%的冠心病患者血IL一18水平显著高于LVEF>50%的冠心病患者(576.66士94.12pg/ml vs 504.36士66.67pg/ml,p<0.05),hsCRP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 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特别是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IL一18、hsCRP均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预后判定的指标,IL一18水平升高和心功能降低密切相关,hsCRP水平升高提示斑块的不稳定。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