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昆虫杆状病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以杆状病毒作为载体,在虫体内和昆虫细胞表达外源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的级联复制中,极早期基因ie-1所编码的IE-1蛋白对病毒的复制具有多功能的调节作用。其既是早期基因的反式激活因子,又是晚期表达的激活因子。极晚期的多角体启动子(Polyhedrin Promoter,简称polh启动子)受其调控激活。在杆状病毒基因表达调控中,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表达是在病毒DNA复制后发生的,在晚期和极晚期启动子转录过程中,加入IE-1蛋白后,可以激活polh启动子的转录。因此,多角体启动子需要极早期基因表达的产物才能激活,这使其具备了诱导特异性。 本实验构建了具有极强诱导性的表达载体系统,并在转基因细胞系与转基因家蚕中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均利用杆状病毒在复制中激活 polh启动子为诱导条件,构建了具备该诱导条件的转入细胞的表达载体polH-sp-EGFP;在piggyBac转座子载体基础上,以家蚕肌动蛋白 A3基因为启动子启动 GFP作为筛选标记,构建了和转入家蚕的表达载体 polH/GFP。通过 G418筛选获得了转基因细胞系;通过家蚕早期胚胎的显微注射与筛选获得了转基因的阳性个体,最终获得目的转基因家蚕。实验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条件下,诱导性表达载体系统成功表达:在病毒侵染下,病毒复制产生的激活因子能够诱导激活了表达载体质粒中的polh启动子,从而使外源基因开始表达,即发生了荧光表达。 同时,本实验尝试构建一种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的病毒诱导性表达系统。即又尝试建立了具有多角体启动子及ie-1反向序列的细胞株。实验结果表明,当该细胞株受杆状病毒感染时,能够激活细胞内多角体启动子,转录其携带的ie-1的反向序列产生ssRNA,部分抑制病毒本身的复制。这为今后构建杆状病毒自身诱导性表达系统及农业抗病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