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发展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亿万农民入城务工,分散的小农经济在实现更高程度的富裕道路上遇到了政策、规模、技术等瓶颈和困难,在保障农村稳定的前提下,为加快“三农”发展,中央层面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此,村级集体经济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承担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和谐美丽、农民富裕幸福的责任。F县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早在1978年,该县率先分田到户,突破了集体种公家田、吃公家饭的政策,成为早期改革的先锋队,树立了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分田到户的“小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规模农业、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现代规模农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向着富裕路大跨步迈进的背景下,2014年底,F县223个建制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10个村,213个村为“空壳村”,占到所在市“空壳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形势相当严峻。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既是法律赋予的职能、又是新时代的政治任务。近年来,F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拓宽发展路径、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引导该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2017年底,F县207个“空壳村”成功“脱壳”,村均增收4.8万元,极大促进了F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在F县政府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职能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新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集体经济和基层政府的作用入手,结合F县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F县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探讨其中政府职能发挥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F县政府更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有益参考。第一章导论对研究政府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职能作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和政府职能的概况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对相关理论,包括农村集体经济、政府的职能进行了说明,对几种政府行为作了分类;第三章总结概括了F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形式,F县政府采取的措施,通过具体的数据得出F县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积极有效的;第四章通过梳理,得出F县政府职能发挥出现的问题,包括观念引导不够、规划不平衡、集体资产管理不力等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政府是理性投资人、经济考核制度影响、城乡二元政策分割和大政府传统;第五章介绍了发达地区政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包括“苏南模式”中政府主导和能人领导的参考借鉴,“温州模式”中要发挥市场在资产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第六章从F县政府要引导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共管理、规范产权管理等方面对提高F县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