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水生生物量损失的疏浚船舶选择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水运事业的飞速发展,港口、航道等海岸工程建设越来越频繁,疏浚工程作为保证港口、航道建设的必要活动,近年来其工程量也不断增加。然而,疏浚施工时挖泥船作业产生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油污、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直接影响周围海域的水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威胁着各类水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存活,造成海洋生物资源受损、生态环境退化。针对疏浚工程产生的悬浮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挖泥船类型、疏浚效率与作业中心的悬浮物浓度增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水生生物量损失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水生生物量损失的挖泥船选择评价模型,并结合某港口疏浚工程对挖泥船选择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算例分析。本论文在构建挖泥船选择评价模型时,借鉴现有的关于悬浮物与水生生物量损失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生生物量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详细了解疏浚施工特点和各类挖泥船疏浚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疏浚工程中可能影响挖泥船选择的生态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将基于范数灰关联度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挖泥船选型中。在算例分析中,建立悬浮物二维输移扩散模型,得到链斗式、绞吸式和耙吸式挖泥船作业引起的悬浮物扩散范围,然后应用本研究方法,分析三种类型挖泥船在不同疏浚效率下作业时引起的浮游生物和鱼类生物量损失变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六种备选挖泥船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给出此工程背景下六种备选挖泥船的优先选择顺序,为挖泥船选择评价模型的应用提供一种科学的途径。基于水生生物量损失的挖泥船选择评价模型,提出一种定量分析疏浚工程对水生生物量影响和挖泥船选型方法,为合理选用疏浚船舶、保护海洋环境、建设生态型港口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提速,自动化设备大量安装投用,设备故障停机成本越来越高,更加凸显备件精确保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备件管理始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目的探讨microRNA-125b(miR-125b)基因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改变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125b在40例临床诊断为胃癌患者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心肌细胞适应低氧环境中作用机制。方法合成针对HIF-1α的siRNA片段,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Real-time PCR检测HIF-1α和心肌营养素(CT-1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是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具有很强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有着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因此资源配置的数量非常庞大.
编者按:2017年秋,天津市继上海市、浙江省之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当时新的课程方案、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尚在审定中,只有新的考试招生方案已颁布。在这种形势下天津采取了“三新一旧”的实验模式。所谓“三新”指新的考试招生方案、新的课程方案、新的课程标准,所谓“一旧”指旧的教材。由于教材与课标不配套,天津市与同时进入新课改的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四省市联合制定了《普通高中2017届地理学科教
据英国《BBC 新闻》(BBC NEWS)2013-01-25报道,想要纹身的人可得谨慎选择纹身店家,根据美国研究,纹身与丙型肝炎有关联性,而丙肝是肝癌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