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介导Graves病患者粒细胞缺乏高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克隆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克隆Graves病(GD)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介导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之间差异表达的、可能对抗甲状腺药物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缺乏起促进作用的相关基因。方法: (1)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GD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加入EB病毒进行细胞培养,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的方法构建GD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2)克隆,鉴定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片段,以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初步分析(3)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用5’端和3’端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进行全长基因序列扩增。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cDNA消减文库,对其中阳性克隆的插入cDNA片段进行测序,共获得34个不同的EST,经Blastn程序检索Genbank表明,其中有21个EST为未知新序列,提示它们可能来自于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特异性高表达的新基因。这21个可能代表新基因的EST正准备登陆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正通过RACE的方法获得这些新EST序列的全长cDNA。结论: 1、成功构建了人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cDNA消减文库; 2、初步筛选到34条EST,其中21条新EST,它们可能代表着在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中特异性高表达并对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的新基因。
其他文献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基因型亲本间的有性杂交和基因重组,对所创造的变异实施多代选择、鉴定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据统计,我国常规稻推广品种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
内置打印机的摄像机 索尼公司最近开发出内置彩色打印机的磁带摄像机“DCR—TRV820K”,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产品为配置10cm液晶显示器的Digital8方式磁带摄像机,已从今年 4月 20日起上市,价格为 18.5万日元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Both-sided LASIK BSL)角膜创口愈合过程及该手术方式治疗近视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1实验研究部分:24只新西兰大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生长、增殖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的大鼠N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后,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观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当时扫描技术上的限制,一直未得到广泛普及。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梯度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磁共振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