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克隆Graves病(GD)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介导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之间差异表达的、可能对抗甲状腺药物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缺乏起促进作用的相关基因。方法: (1)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GD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加入EB病毒进行细胞培养,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的方法构建GD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与粒细胞正常患者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2)克隆,鉴定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片段,以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初步分析(3)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用5’端和3’端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进行全长基因序列扩增。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cDNA消减文库,对其中阳性克隆的插入cDNA片段进行测序,共获得34个不同的EST,经Blastn程序检索Genbank表明,其中有21个EST为未知新序列,提示它们可能来自于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特异性高表达的新基因。这21个可能代表新基因的EST正准备登陆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正通过RACE的方法获得这些新EST序列的全长cDNA。结论: 1、成功构建了人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cDNA消减文库; 2、初步筛选到34条EST,其中21条新EST,它们可能代表着在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中特异性高表达并对ATD介导GD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的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