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全球常见癌症中,结直肠癌的发病比例极高,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侵袭性强、容易耐治疗,常常很难被早期发现。虽然结肠癌的诊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结肠癌病人往往预后不良,反复发作以及癌细胞扩散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肿瘤的生物学过程中出现的肿瘤干细胞(CSCs)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相关探索发现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全球常见癌症中,结直肠癌的发病比例极高,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侵袭性强、容易耐治疗,常常很难被早期发现。虽然结肠癌的诊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结肠癌病人往往预后不良,反复发作以及癌细胞扩散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肿瘤的生物学过程中出现的肿瘤干细胞(CSCs)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相关探索发现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Lnc RNA H19对CSCs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我们对结肠癌的研究中也发现,Lnc RNA H19的表达与LIF呈正相关,但尚不明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因此,深入了解Lnc RNA H19在LIF诱导的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可为揭示结肠癌的致病机制、寻找特异性的诊疗靶点提供依据。目的:初步探讨Lnc RNA H19介导的LIF促进结肠癌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1.应用经典的二次肿瘤细胞球形成实验验证LIF对结肠癌细胞干性表型的影响;2.应用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wes)检测结肠癌肿瘤球细胞中LIF所上调的干性分子标志物CD44和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的表达;3.应用RNA-seq寻找两种结肠癌细胞中LIF均能上调的基因,并用RT-PCR进行验证;4.应用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H19对CRC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RTCA实验检测H19对CR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H19对CRC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效果;5.应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LIF上调H19后所激活的信号分子AKT,并用相应的抑制剂在肿瘤球形成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肿瘤球形成实验表明LIF可促进CRC细胞的干性,wes检测到CRC干性相关标志物CD44和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的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更加明确了LIF对结肠癌细胞的干性能力的维持作用。RNA-seq及RT-PCR实验数据提示LIF对CRC干性特征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上调H19来实现的,随后的肿瘤球形成实验、RTCA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假设。在机制上,wes、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IF可能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来上调H19的表达的,生物信息分析也证实LIF和H19均与AKT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LIF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上调了H19基因的表达,从而维持了CRC细胞的干性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监测,从而对子宫动脉血流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改变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其身体健康进行保障。方法:(1)抽选我院在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120例具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未妊娠妇女和120例没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未妊娠妇女,分别定为A组和B组,在黄体中期阶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认为NLRP3过度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导致DFU创面愈合困难的重要原因。兰科植物白及是我国传统中药,可用于各类创伤治疗。近期研究表明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对DFU具有治疗作用,但其分子机制不明。目的:观察BSP对DFU的治疗作
背景:癌症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降低人类癌症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诊断与治疗,基于“液体活检”的早期分子诊断技术,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液体活检不别于传统的手术组织活检和穿刺活检,它主要从血液、尿液、唾液、乳汁等不同生物体液中检测由原发肿瘤细胞脱落至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
背景: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10多种组织学与分子亚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cc RCC)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cc RCC的核分级被证实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术前明确cc RCC的病理分级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不同级别的cc RCC难以鉴别,而能谱CT或许能够提供定量参数区分它们。目的
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肺泡不能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导致难治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ARDS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重点与难点。ARDS发生后释放一系列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激活“死亡信号”通路,可能导致肝、肾、心等多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OSAHS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害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及神经精神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据报道,与正常人相比,OSAHS患者脑功能发生了显著改变,但OSAHS患者脑功能
背景:据2020年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探索更多标记物来预测肿瘤进展和疗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均可产生外泌体,而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影响癌细胞的定植、远处转移和耐药性。Lnc RNA作为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不具备翻译蛋白质的功能,但可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的lnc RNA有着调节肿瘤进展的作用。Lnc RNA L
背景: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高,分析危险因素对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能为临床提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考资料亦较少。目的:探讨湖北十堰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血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早期发现及改善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
背景:近些年随着造影剂在血管造影、增强CT和血管CT造影检查中的广泛应用,由造影剂引起的造影剂肾病越发常见。对健康人而言适量使用造影剂尚不足以造成造影剂肾病,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来说肾组织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造影剂的应用有加重肾脏损伤的潜在风险。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叠患者(COPD
背景:胶质瘤(Glioma)是人类大脑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死亡率很高。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胶质瘤的策略是迫切需要的。PICALM interacting mitotic regulator(PIMREG)(NM019013)又被称作FAM64A、CATS和RCS1,在调控细胞的增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