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菌RxLR效应蛋白与寄主蛋白互作促进侵染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由致病疫霉菌P.infestans引起,该病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快速发展造成病害流行,是一种毁灭性的卵菌病害。生产上,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最有效的手段是种植抗病品种,但是由于该病病原菌P.infestans不断发生毒性变异,经常导致作物品种抗性的丧失,病害呈周期性流行和爆发。在晚疫病菌侵染寄主的过程中,该病原菌与寄主发生互作,植物体产生免疫反应,这包括复杂的交叉-结合的信号传输网和信号调节过程。植物诱导防御的第一个阶段包括对保守微生物分子的认知(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者由于细胞的损伤而产生的分子(DAMPs)的识别,导致防御通道的激活,这一过程被称为跨膜识别受体触发的防卫反应(PTI)。寄主的特异性病原物则逐步地操纵和抑制PTI,来提高植物感病性。效应蛋白(Effector),是植物病原微生物在与寄主植物互作过程中分泌的、可被植物NBS-LRR抗性蛋白特异识别、兼具毒性与无毒性功能的蛋白,是病原物用于抑制PTI的策略之一。因此,鉴定效应蛋白及与它们互作的寄主靶蛋白,以及研究效应蛋白操纵寄主使植物感病机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本论文以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分泌的定位在细胞核上的重要效应蛋白PexRD41为研究对象,该效应蛋白的基因地址是04089,因此本研究通称PITG04089(Pi04089),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Pi04089基因序列的N端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FP,介导农杆菌后转染模式植物本氏烟,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与对照GFP空载体相比,显著促进了马铃薯晚疫病的侵染。借助共聚焦荧光显微镜Confocal进行活体观察,确定了PITG04089蛋白显著地定位于细胞核,在细胞核核仁周围形成一个环。被测RxLR效应蛋白PITG04089(Pi04089)基因表达量在晚疫病菌侵染的早期阶段(24h和48h)出现显著的基因上调,这种上调作用甚至可以持续到72h。(2)为了验证核仁在Pi04089行使功能中的作用,本研究在GFP-040894 N端加入出核信号NES,形成NESGFP-Pi04089融合蛋白,经confocal观察,GFP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核仁中显著减少,同时细胞质中的绿色荧光显著增强,说明该信号将GFP-Pi04089极大地运出细胞核。在本氏烟上进行ATTA实验,瞬时表达GFP-Pi04089和NESGFP-Pi04089后接种晚疫病菌,病斑测量值进行方差实验,结果显示与GFP-Pi04089相比,修饰后的NESGFP-Pi04089显著地降低了晚疫病菌的侵染水平,大大削弱了效应蛋白Pi04089对晚疫病的侵染,表明细胞核是Pi04089在植物体内实现功能的重要部位。(3)为了筛选Pi04089在植物体内的互作靶蛋白,实验室构建了马铃薯晚疫病菌酵母双杂交库,cDNA文库材料来自于P.infestans侵染15h和72h的马铃薯植株病组织,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筛选到Pi04089在寄主中的靶蛋白为含3个KH结构域的RNA结合蛋白KRBP1(命名为StKRBP1)。此外,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也验证了StKRBP1与Pi04089在植物体内的互作关系。(4)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发现Pi04089与KRBP1互作发生在细胞核内,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了这些蛋白组合在植物中稳定存在。当Pi04089与KRBP1在本氏烟共表达(co-expression)时,Pi04089原先在细胞核核仁的环消失,定位因KRBP1的存在而改变,该效应蛋白定位到与KRBP1相同的细胞核核斑点上。在两者共表达植株上接种晚疫病菌,发现在病原菌早期侵染阶段(24h),KRBP1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因此证明了KRBP1对晚疫病菌侵染起正调节的作用。(5)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将KHRBPs的保守基序GxxG突变为GDDG,构建了2个VIGS突变体StKRBP1mut。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技术,证明该突变体与Pi04089在酵母和植物体内不再互作。突变体阻止了Pi04089在核斑点上的定位,StKRBP1mut蛋白表达量也没有增加。(6)突变体StKRBP1mut不再帮助晚疫病菌提高对叶片的侵染,这表明核苷酸结合位点对效应蛋白Pi04089与KRBP1互作是必要的。研究结果显示KRBP1是一个感病因子(Susceptibility Factor),效应蛋白Pi04089可能修饰或增强了KRBP1的活性,与KRBP协作提高病原菌侵染。
其他文献
<正>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象征着中国正常化外交的开始。在此后的200多年里,清政府先后与50多个国家有过外交关系,签订了近200个条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主办的全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于2002年9月12日~15日在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四个省、市、自治区(含台湾省)和香港特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主要危害苹果果实,果实受害从心室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由于霉心病发生在果实内部(心室周围),如果不把果实切开,很难从外表看出该果实是否被霉心病菌所侵染
<正> 一、美国人才流动特点 美国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才资源。美国的人才流动可分为自由流动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 1.自由流动机制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是一种子囊真菌,其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十分广泛,是一种危害相当严重的世界性植物病害真菌。近几年来核盘菌病害,俗称菌核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