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水牛不同生理时期生殖激素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测定了三个不同类型母水牛在不同生理时期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抑制素(INH)、雌二醇(E2)和孕酮(P4)等主要生殖激素的含量,并结合B型超声波影像诊断技术(B超)的观测结果,系统的分析了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及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母水牛在发情淡、旺季中,外周血清E:和P4含量均呈现相似的周期性的规律性变化,但季节间与类型间母水牛E:和P4含量有明显的差异。(2)不同类型母水牛发情周期长短与E2和P4水平高低有相关性,表现为E2和P4水平低,发情周期长,高的则短。(3)FSH与LH和INH在0.01水平分别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INH与E2和P4在0.05水平分别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INH和LH在0.01水平极显著负相关,E2和P4在0.01水平极显著负相关。(4)早期妊娠期间,试验母水牛血清P4水平虽有波动,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ng/ml以上),明显高于产后期的基础值(5-7ng/ml)。(5)大部分的试验母水牛在产后15d内P4逐渐下降到基础值水平,在23d后明显升高,显示有排卵、黄体生成。(6)大部分的试验母水牛在产后11-14d内,E2下降至基础水平,然后在18-20d上升,显示有卵泡发育。结论。不同类型母水牛在发情淡/旺季、早期妊娠及产后期间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大都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发情季节、不同类型水牛生殖激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下午户外自由活动,你走到“小老鼠”房间准备取皮球时,被旁边的纸箱吸引住了。你用小眼睛偷偷地瞥了我一下,便像小猫一样轻手轻脚地拿走了纸箱。其实,宝贝啊,这一切我都用余光看到了。我假装没看见,是因为我想看看你能把纸箱玩出什么花样来。  你开始招兵买马:“我需要造船工人,有谁要报名?”话音刚落,小小“造船匠”已被你选好了。分配好任务之后,你们开始齐心协力地建造起“船”来:一个撕胶带,一个设计草图,一个使
编者按: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