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部落问题的历史演变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stlin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马里部落体制长期存在于索马里政治、文化生活中,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演化出属于索马里民族的典型特征。索马里地处“非洲之角”,独特的气候和人文因素使这一地区很早便孕育出人类文明,部落时代也由此开始。索马里部落居民大约在九世纪到十世纪之间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整个部落成为了伊斯兰旗帜下的新团体。伴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传统部落文化的交融,索马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伊斯兰信仰不仅为索马里带来了知识和文化,而且赋予索马里部落全新的组织形式,对索马里部落社会的历史演进产生重要影响。直至19世纪前,索马里依旧处于部落体制,尚未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在经历了被殖民的深刻灾难后,索马里部落社会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主义,并且开始了一系列抵抗殖民侵略活动。在整个被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对部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与整合。1950年,联合国授权意大利和英国对索马里进行托管统治,这一时期索马里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发展,部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经历长达十年的托管期后,于1960年建立独立国家。新国家的建立不仅没有促进社会稳定和平发展,反而因双重殖民遗产问题导致部族冲突接踵而至,如何平衡众多部落之间的现实和政治利益成为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基础所在。本文通过叙述索马里部落组织形式,分析各个时期部落问题的历史演变,以此为基础探讨索马里部落与国家建构之间的逻辑互动。第一章主要叙述索马里的部落概况,解释索马里部落的早期起源与发展。通过探讨索马里部落的谱系、生活和组织方式、信仰体系以及语言文字体系构建出索马里部落社会的基本轮廓。第二章主要分析古代索马里部落的历史演进,包括部落形态下的早期王国、伊斯兰教传入后的部落发展,详细论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索马里部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主要分析被殖民与托管时期的索马里部落发展,梳理索马里民族主义的产生以及部落抵抗殖民运动的爆发。通过分析殖民政府和联合国托管对部落进行的内部整合与革新,论述索马里部落社会发展到民族国家前夕的具体变化。第四章主要论述索马里部落基础上的民族与民族国家建构。首先梳理1960年后索马里共和国、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进行现代国家建设中对部落体制革新的一系列举措,分析部落体制对国家建构和治理的影响与作用。其次叙述索马里“内战”后的国家建构历程,分析部落结构、族群冲突、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利弊,探寻索马里国家建构的新途径。结语部分回溯索马里部落问题的历史演变,分析索马里数次建构民族国家失败的原因所在。大国干预、殖民改造以及联合国托管等外部因素始终无法帮助索马里建立统一稳定的民族国家。索马里只有在部落基础上进行内源型改革,发挥部落体制中和平、和解和合作的动态机制,才有可能打破索马里国家建构困境,从而建立统一和平的现代国家。
其他文献
“死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禁忌,人们往往忌讳谈起死亡,最终又不得不面对死亡,而癌末患者家属由于其面对死亡状况的突发性,使得他们更显特殊,他们正处于迷茫、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多数人在陪护期间会不断见证周围的死亡事件,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死亡、看待死亡,可能会在情绪、行为以及认知上产生强烈反应。因此,在面对死亡教育需求大、途径少的情况时,更应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通过社会工作的相关方法和模式引导癌末
敦煌在历史上作为连接东西方文化路上的重要干道,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无数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珍贵璀璨的艺术宝库,其壁画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佛教人物壁画,还有表现山水、花鸟、动物等等,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山水图像色彩绚丽、丰富多样,通过对敦煌壁画山水的研究可以很好地探寻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历程及其变化,壁画山水早期多作为背景出现在宗教人物题材中,后期也有
全国警务辅助人员在协助民警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定以及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维持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因未能建立成熟的工作机制,未能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未能将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导致辅警团队人员素养良莠不齐、人员易于流动,一些单位存在秘密外泄的风险,我国多个省市陆续出现多起辅警人员以公谋私、从事不法活动等恶性案件,对公安机关的现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对现有辅警进行职业化管理,提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主要的河流流域之一,由于其复杂的地理地质特征与多变的气候条件,天然形成了独特的孕灾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发。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一方面会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与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另一方面也给
政府公信力属于无形的社会财产,是通过公众对政府各类行政活动的总体评价来反映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有效指标。而政府统计作为国家经济管控的主要手段,不仅通过提供统计数据来反映社会经济和公众生活的发展状况,更是国家制定各类宏观政策的重要支持,所以政府统计公信力也成为政府公信力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而基层政府作为与公众的接触最为密切和频繁的行政环节,其自身的统计公信力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眼中的形象。A县隶
网络小说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受众,其中又以玄幻类网络小说作品数量以及读者人数最多。网络玄幻小说扎根于传统,成长于现代,又以网络作为媒介,其背后的文化语义十分复杂。尽管文学性的不足常常使网络玄幻小说受到批评者的诟病,但庞大的读者数量却证明了其在接受层面上的成功。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并使读者以它为中心建构出一个大众文化读-写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建立的机制是网络玄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质量的提升,城市中最小的细胞——社区,也在各个方面快速发展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更便捷、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与公共服务的广覆盖、均等化水平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公共服务供应水平高、质量优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放管服”改革进入新阶段,促使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供应不足”、“供应错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明确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结合社会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各级政府如何支持高等院校更好地履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神圣职责显得尤为重要。陕西民办高校作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处于严重滞后的阶段,不仅影响了应用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实现服务向基层下沉的宏观政策奠定了基础。作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纽带,社区在社会治理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由于发展速度较快,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社区也面临着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围绕华阴市城镇社区负担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总结出华阴市城镇社区负担的特征,并分析研究了负担重所带来的影响,为华阴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颇具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不同时期身份各异的读者对他的接受也呈现出不同面貌。本篇论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出发,通过查考、梳理和研读宋代相关文献,厘清鲍照诗文在宋代传播和接受的情况,进而探析宋人对鲍照的态度和评价、对其诗文的阐释和接受,勾勒出宋代鲍照接受的基本面貌。本文主要将宋代读者群体分为普通读者、诗评家和作家三类,从三种不同视域出发,研究鲍照诗文在宋代的流播情况、诗评家对鲍照其人其作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