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囊型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广泛流行于我国西部地区,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增加其经济负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棘球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犬和狐狸等终宿主体内,虫卵经终宿主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水源、食物等,导致人、畜棘球蚴病。了解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识别疾病的高危暴露区域与流行趋势,进而为棘球蚴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5月在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哲古镇哲古村周边按机械抽样法选取调查点共79个,以调查点为单位,记录坐标、犬粪数量、营地类型、牧场类型、地形分类、植被类型、地表覆盖类型、有无生活垃圾等信息,并计算调查点距村中心直线距离。采集调查点内犬粪样本并应用粪抗原ELISA法检测粪便的感染状况,以阳性粪便数/粪便总数×100%定义为阳性粪便环境污染指数,计算各调查点的阳性粪便环境污染指数、粪便密度与阳性粪便密度,应用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法、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Nemenyi多重比较法分析粪便污染分布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决策树分类模型、非参数判别分析方法等对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果:①调查点中粪便分布率与阳性粪便分布率分别为46.84%(37/79)与29.11%(23/79)。总体阳性粪便环境污染指数为23.89%(54/226),粪便密度和阳性粪便密度均数分别为0.3179个/100m2和0.0759个/100m2;②夏营地中粪便密度、阳性粪便密度均高于非营地(P<0.05),在有生活垃圾的调查点中的粪便密度、阳性粪便密度远高于无生活垃圾的调查点(P<0.05),而阳性粪便环境污染指数在不同类型环境中无明显差异;③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高程、点犬粪数与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有关,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程每增加100米,该地发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减小78.50%;调查点内犬粪每增加1份,该地发生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增加5.407倍;④各调查点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不服从Poisson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聚集性,服从负二项分布,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调查点内有无生活垃圾、点犬粪数与该地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有关,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有生活垃圾时调查点的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是无生活垃圾时的3.204倍;调查点内犬粪每增加1份,该地棘球绦虫终宿主阳性粪便数量增加24.23%;⑤决策树分类模型显示,当点犬粪数不多于3个;或在高程高于4721米的调查点有3个以上且不多于5个犬粪存在时可能无阳性粪便污染。当点犬粪数多于5个;或在高程不高于4721米的调查点有3个以上且不多于5个犬粪存在时则可能有阳性粪便污染。⑥非参数判别方法显示,调查点距村中心直线距离、点犬粪数对判别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判别方法可依据调查点距村中心直线距离、点犬粪数对该地阳性粪便污染情况进行判断,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2.97%;最近邻估计的非参数判别方法仅需点犬粪数即可对该地阳性粪便污染情况作出判断,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1.19%。两种非参数判别方法的预测结果误差小,与原始数据接近,均有较好的判别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措美县野外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严重;调查点犬粪数、高程、野外生活垃圾分布点、距村中心直线距离为影响棘球绦虫终宿主粪便污染的重要因素,提示强化夏营地、有生活垃圾环境的重点监测与预防控制,在进一步落实青藏高原同类地区棘球蚴病控制传染源策略及其针对性措施中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