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我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房地产市场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使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商品住宅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商品住宅价格的异常波动却成为商品住宅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2000年至2008年第2季度,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为了防止商品住宅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央行适时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但收效甚微。2008年第3季度至2008年第4季度,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持续下跌,为了保持商品住宅市场平稳发展,央行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有效的抑制了商品住宅价格的持续下跌。本文将对2000年至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的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2000年至2008年第2季度我国商品住宅价格大幅上涨时期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效果不佳而2008年第3季度至2008年第4季度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持续下降时期货币政策成功防止商品住宅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变量变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本文将货币政策变量引入商品住宅价格的决定模型中,再结合修正后的CC-LM模型从而构建货币政策变量变动影响商品住宅价格变动的方程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市场条件即贷款利率与商品住宅价格预期增长率的大小,不同的市场条件将决定货币政策变量的变动能否改变商品住宅供求双方的经济行为进而能否成功的调控商品住宅价格。为了检验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2000年至2009年第2季度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商品住宅价格对贷款利率的冲击的反应不敏感。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研究结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的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市场条件,央行实行单方面改变商品住宅需求行为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的防止商品住宅价格的大幅上涨。在商品住宅价格大幅持续下降时期,央行通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而降低购买商品住宅的利息成本和资金要求,可以有效的防止商品住宅价格的持续下跌进而保持商品住宅市场的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