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枢纽城市、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南宁市的经济与人口都在快速发展,为缓解南宁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城市拥堵问题,适应南宁市发展的需要,南宁市政府于2002年起,就开始了南宁轨道交通建设的研究和准备工作。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是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其由于建设投资巨大、后期运营成本也很高,同时又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项目建设必须通过地方政府来主导。根据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来看,轨道交通建设一直都以政府直接投资和提供补贴为主,这给予地方政府财政上很大的压力,后期持续的运营补贴更是让政府财政无法摆脱这个负担。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逐渐出现了新的融资模式,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实例。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从2008年起即开始了南宁轨道交通建设的第一轮规划,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规划并获得了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第一轮规划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并顺利推进中,第二轮规划项目目前也在逐步开工建设并全速推进。本文拟先通过对轨道交通涉及的公共产品理论知识、项目融资模式理论进行研究,然后将涉及的理论运用到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轮规划和第二轮规划的融资模式当中去分析,并结合南宁市经济人口发展状况及南宁市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发展趋势分析。以“保障需求、控制风险、成本最低、模式最活”为原则,对未来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开展的第三轮规划所进行的融资模式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