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肉蔻五味丸给药后对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一般情况、免疫脏器指数、血浆白细胞介素Ⅱ(IL-2)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明确其治疗肝郁证的作用机制,为该药在肝郁证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套枷锁”法,自制枷锁模具,造模大鼠连续套枷锁21天,成功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40±3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丸组、地西泮组、肉蔻五味丸高剂量组、肉蔻五味丸低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天。观察大鼠的日常行为及体重变化;实验第7、14、21天分别对大鼠进行糖水消耗实验检测,检测前一天大鼠禁水24h;麻醉处死大鼠之后,迅速剥离胸腺、脾脏,并计算脾脏、胸腺指数(mg/g);心脏取血,用ELTSA检测试剂盒测定IL-2含量;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结果:1.一般情况及糖水消耗结果:肉蔻五味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肝郁证症候,使大鼠情绪稳定,饮食逐渐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加。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P<0.01),体现出肝郁证大鼠对奖赏的反应降低,类似人类的快感缺失状态。大鼠糖水消耗检测第7、14、21天,肉蔻五味丸高、低剂量组与柴胡疏肝丸组、地西泮组均能使糖水消耗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肉蔻五味丸高、低剂量组与柴胡疏肝丸组、地西泮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给药组均能改善以兴趣快感为核心的肝郁症状。 2.对免疫系统影响:模型组脾脏、胸腺指数及IL-2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肝郁证大鼠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肉蔻五味丸高、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柴胡疏肝丸组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胸腺指数及IL-2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组胸腺、脾指数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肉蔻五味丸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其它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3.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肝郁证大鼠血液产生了血瘀的改变。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肉蔻五味丸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较,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差异,说明肉蔻五味丸高低剂量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柴胡疏肝丸组在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上与肉蔻五味丸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组治疗效果与肉蔻五味丸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1.肉蔻五味丸可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的日常行为,保持大鼠正常体重,增加肝郁证大鼠的糖水消耗量。 2.肉蔻五味丸能提高肝郁证大鼠免疫脏器指数及IL-2含量,改善肝郁证免疫功能,维持免疫正常功能的稳定。 3.肉蔻五味丸可通过降低大鼠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