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领域掀起了莫言热。在语文教育界,莫言与吾文教育也成为热议话题。尽管未曾受过系统的学校语文教育,莫言在文学创作上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莫言的成才道路是否启示了我们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否暴露了长期以来学校语文教育中的问题?不仅莫言的成才道路引发了我们关于语文学习、语文教育的很多思考,莫言的对语文教育的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虽然并未从事过中学语文教育,也不是教育研究专家,莫言却能以自身经历为镜,结合青年学生语文学习情况,从作家的视角观照语文教育,得出很多独到见解。如他对阅读、写作、人文性的教育目标等的观点,都是当今语文教育领域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本论文的研究,即着眼于从莫言的成才道路探究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对莫言语文教育观点做出科学合理的评述;看莫言成才及其语文教育观点对当代语文教育改革具有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共有五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缘起,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第一章讨论了莫言和他所受的语文教育。首先介绍了莫言中小学时代的语文教育情况,并从莫言大致的教育经历中,分析勤奋自学对他成才的重要作用,以及语文教师对莫言的影响尤其是文学上的启蒙。第二章分析莫言的语文教育观点。首先是阅读观。莫言强调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期,阅读的对象是经典作品,阅读的状态要深入和广泛。其次是作文观。莫言认为阅读对于写作有关键作用。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中还应有侧重、注意细节真实。最后是莫言关于语文教育目标人文性的观点,即他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认识。第三章讨论莫言与语文教育改革。首先是对莫言获奖后语文教学中增添莫言作品情况的思考。其次,从莫言的成才经历和莫言的语文教育观点上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学生读书兴趣,并培养他们终身阅读的好习惯。最后,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语文教育目标的关键是人文性,即使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也不能歪曲这一教育目标。成功的语文教育是长远的,是必须以培养有思想、有才能、胸怀人类的“人为目标的。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了莫言获诺奖以及与莫言有相似教育经历的作家,语文学习与写作的成功所带给我们的关于语文学习、语文教育的思考,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加以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商业环境的快速转变,组织越来越依赖团队工作方式来应对复杂灵活的工作任务。然而,团队工作方式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团队绩效受到不确定性与含糊性这两个主要问题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植根中华文化,又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将书法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相结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并以书法课的形式在学校开设和推广
<正>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各陶瓷产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加强各产区之间的信息、经验交流,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前不久在广东佛山石湾宾馆举行"2010首届陶瓷产区科学发展圆桌论坛"
基于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对于水质评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将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组合,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各评价方法的权重,根据
美籍华裔黄仁宇以明史研究涉入史界。自从其代表作《万历十五年》等著作在国内出版以来,黄仁宇便声名鹊起,以至于形成“黄仁宇现象”。不过,目前史界对其明史研究的史观和治史手
文章研究的手风琴改编曲《彼得鲁什卡》改编自斯特拉文斯基的同名芭蕾舞剧第四幕。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从分析作品本身的音乐形态入手,对手风琴版本《彼得鲁什卡》及其管弦
采用线性极化法和循环极化法,比较两种铝合金在不同pH值的3%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度、点蚀敏感性与蚀点发展趋势和它们的腐蚀特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铝合金的显微组织,比较铝
冬季配电网线路覆冰时,可以采用交流融冰的方法对线路全线进行融冰作业。传统交流融冰采用变电站内10 k V母线作为融冰电源,常出现由于线路阻抗不匹配,导致融冰电流小于最小
<正>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错,是否能做到热爱孩子,用爱做敲门砖,不抛弃、不放弃,爱润童心,静待花开,实际上就
会议
临床研究一、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流行病学及眼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既往病历资料获得AION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