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种“底部厚重”、“重在基础的组织”。它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职能的完成直接依靠处于操作层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处于生产、传播、运用知识的最前沿,是大学目的性活动的承担者。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表现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却面临着种种困境,致使它功能严重弱化,难以扮演好自身角色。另外,对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理论研究是非常落后的,人们很少关注它、研究它,以致于对此没有形成最基本的理论认识。无论是实践需要的呼唤还是理论研究的滞后,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系统研究。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需要,本文就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和访谈调查研究。论文第—部分提出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概念,将它界定为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考察了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得出了若干启示。第二部分从工作、结构、权力和成员四个核心要素入手,分析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性;从学生、学科、教师、社会四个服务对象出发,阐述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能。以这些理论分析为基础,第三部分从实际困难与自身缺陷两个方面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现实考察。最后一部分针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并以新的理论为支撑论述了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进行组织创新的设想。主要结论如下: 1、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悠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它的发展既受到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复杂的影响,又受到知识迅猛发展、学科分化与综合共存的影响,甚至还受到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制约。 2、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组织,它的技术是高度专业性的,结构是松散联合的,成员角色是多重而冲突的,并且受学术权力的单一控制。 3、作为大学中的核心组织,作为大学目的性活动的承担者,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把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生成才、扶植教师成长、提供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能。 4、当前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是存在实际的困难,比如厂\硕士学位伦文 \NhG/ 卜uST厂厂’S Tll巨SIS国家和大学对其重视不够,控$挝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普遍缺乏有利的人力物力条件等。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却是组织自身的缺陷,如人c换散、情注严重等。这些问题致使它功Sg}[z-弱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5、在促进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上,学习型组织理论是 民好的借鉴。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极需通过五项修炼成为a的、柔性的、持簧呛新的学习型组织。
其他文献
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症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几乎半数以上癌症患者表现有厌食--恶病质综合症[1].其特征为:厌食,体重减轻,减脂减少,骨骼肌萎缩,其中老年癌症患者更
身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教师反馈,是对学生表现的一种回应信息,可以是一句评语,也可能只是一个眼神。但这也许连教师自己都未注意到的细微行为会对一个
动态风险评估是反馈施工信息并实时控制从而规避隧道施工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传统指标体系法,引入动态权重的概念,建立了一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即以普适标准权重表征隧道
<正>所谓容隐,也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是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亲属之间可以互相包庇,不予揭发,法律亦禁止告发,官府亦不得让其出面作证。汉武帝时儒家学说获得国家正
会议
减压转油线是炼油常减压蒸馏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管道。设计良好的转油线不但可以提高减压拔出率,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改善油品质量﹑提高油品安定性和避免油品超温裂解。减压转油线
国内的城市经历了时空压缩且缺乏节制的重建式更新,诸如城市的现代化、与传统的断离以及土地被切分并合法的交换与出售等等,足以表明城市更新在资本化的空间生产中热衷于形而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历史和文献法,简要回顾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百年历程;第二部分,用比较和实证的方法,论证了封闭的高等师范教育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
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象征空间与地方认同建构源头,因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各空间尺度内的公共生活竞争的内在机制,因此已成为西方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命题;但此类以仪式活
以汝城香火龙为例,论文结合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识别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分析比较法、资料记录法和观察法三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