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一个以项目收入为导向,以资产信用为基础的创新型的表外融资方式。自上个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资产证券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历程,引发出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 然而,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只有零星的、境外融资的个案出现。作为我国一项呼之欲出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改善投融资机制,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成功实践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分析、探讨了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障碍,从制度、市场、技术等方面论述了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做法,以期加速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本土化进程。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借鉴篇: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了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原理及发展进程,指出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相应市场的建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政府、基础资产的供给者、投资者以及相应的中介机构等通力合作发展,随后总结出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总体思路。第二部分是诊断篇:就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开展的迫切性,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现实阻碍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我国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等存在引入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的现实需求,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支撑、有效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以及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导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至今尚未建立起来。第三部分是应用篇:此篇遵循“求实、创新、扎实”的原则,充分吸收境外证券化运作的精髓,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目前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细化方案和政策建议,即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分步到位的发展策略,以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资产和出口贸易应收款等为开端,设立以准政府机构为核心的特设机构,以CMO为首选证券化品种,通过进一步有效培育目标资产和机构投资者,逐步实现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前列、在世界贸易中的大国地位不断上升、经济连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迫使中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
大众传播和社会结构存在着紧密共生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大众传播技术的改变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很少讨论大众传播在社会阶层分化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社会转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网格计算,并在节省物理资源和时间的情况下,尝试利用虚拟计算机创建网格计算模型。
有人说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从生理上讲,头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位,也是视线焦距的中心。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佩戴头饰的历史。在我国,头饰几
继2011年和2012年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之后,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于2013年3-5月继续对中国3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评价2013年城市生活
介绍了美军在<2010年联合设想>中提出的全资产可视技术及其提出的背景;研究了装备保障全资产可视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技术框架和对象系统框架,以及支持全资产可视系统的重要
信用风险已成为当今金融市场的重要风险之一,也是入世后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的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
应日本海外通信广播咨询协力(JTEC)的邀请,邮电部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考察组一行10人,经部领导批准,于1992年1O月26日至11月4日赴日本东京进行了考察。邮电部北京设计院院长孙鸿
根据已有的学习压力理论,针对研究生的群体特征,编制出研究生学习压力量表。对问卷的数据做因素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等。结果表明:研究生学习压力量表(PLSQ)调查数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