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NO和H2S对盐胁迫下苇状羊茅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盐碱地土壤与地下水中的NaCl含量高,土壤中的盐分及其含量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并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选育耐盐植物种和提高植物的抗盐性则是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关键,通过施加外源物质是提高植物抗盐性的可行有效的途径之一。为阐明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NO供体)和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 hydrate,NaHS,H2S供体)后苇状羊茅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SNP和NaHS缓解苇状羊茅幼苗的盐胁迫机理和确定适宜的喷施浓度,本文以水培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幼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了7种浓度NaCl胁迫下的试验,确定了适宜的盐胁迫浓度;采用150mmol/LNaCl和1/2Hoagland营养液作对照,分别研究了7种浓度的SNP和NaHS溶液与150mmol/LNaCl复合处理下苇状羊茅幼苗的生长、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  (1)在7种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90mmol/LNaCl胁迫苇状幼苗损伤明显,各指标都达到最值。150mmol/LNaCl胁迫苇状羊茅幼苗损伤严重,变化幅度最大,适合模拟中度盐胁迫对植物损伤,故选用150mmol/L作为NaCl处理浓度进行后续研究。  (2)100μmol/LSNP对150 mmol/LNaCl胁迫下苇状羊茅幼苗缓解作用最明显,超过250μmol/LSNP缓解作用消失。150μmol/LNaHS对150 mmol/LNaCl胁迫下苇状羊茅幼苗缓解作用最明显,超过300μmol/LNaHS,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表现出抑制效应,不同浓度的外源对NaCl胁迫下苇状羊茅幼苗缓解呈现显著地梯度效应。  (3)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外源物质缓解NaCl胁迫苇状羊茅幼苗的效果,对比得出100μmol/LSNP是缓解150 mmol/LNaCl复合处理下苇状羊茅幼苗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市、自治区)。炭疽属(Colletotrichum)真菌能够侵染油茶树导致落叶、落花、落果,造成巨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为茄科(Solanaceae)矮牵牛属(Petunia Juss.)草本花卉,被广泛应用于园林中,同时它也是研究植物花发育遗传机理的重要模式植物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长江上游特殊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条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等因素造成了该区域严重的非点源污染,而植被缓冲带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措施。本文以
在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植被或者在保持中等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植被,成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核心问题。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是世
转录因子通过激活或者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来调节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植物中包含许多的转录因子家族,MYB基因家族就是其中一类。多年来人们对植物体内的MYB转录因子进行
连作人工林生产力衰退机理和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是林学学科的研究热点。细根在土壤营养和净初级生产力损耗等生态学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连作杨树人工林生产力衰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