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随着人们对认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跨通道的研究成为心理学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Posner(1980)的经典的外源性线索实验范式,以智力、视力正常,右利手的90名小学生作为被试,从视觉有效、视觉无效、听觉有效、听觉无效层面,考察跨视、听空间线索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本研究根据研究任务,共分为3个部分。研究一在非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即所有的线索均为随机呈现,有效线索和无效线索的出现频率各占50%,从视觉有效、视觉无效、听觉有效、听觉无效四个方面,考察视觉和听觉线索在小学生视觉空间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并考察各个年级之间的差异;研究二在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即视觉有效线索增加到80%的出现率,听觉线索保持随机水平呈现,从视觉有效,视觉无效,听觉有效,听觉无效四个方面,考察视觉和听觉线索在小学生视觉空间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并考察各个年级之间的差异;研究三在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即听觉有效线索增加到80%的出现率,视觉线索保持随机水平呈现,从视觉有效,视觉无效,听觉有效,听觉无效四个方面,考察视觉和听觉线索在小学生视觉空间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并考察各个年级之间的差异。通过以上三个研究,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在非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当视、听线索单独随机呈现时,可以观察到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注意捕获。(2)在视觉有效的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当高度预测性的视觉有效线索出现率增加到80%时,可以观察到小学生的视觉注意捕获。(3)在听觉有效的预测性的线索提示下,当高度预测性的听觉有效线索出现率增加到80%时,小学生的听觉线索不能阻止视觉捕获,仍可以观察到小学生的视觉注意捕获。(4)在视觉选择任务中,当视觉和听觉两种线索同时呈现时,视觉有效线索加速了小学生的视觉注意选择,但听觉有效线索并没有加速小学生的视觉注意选择,表明了在视觉和听觉感觉通道之间存在竞争,小学生的听觉中的视觉注意捕获是完全自动化的过程。(5)小学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的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即四年级的注意捕获反应时明显短于二年级的反应时,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而六年级注意捕获反应时短于四年级的反应时,二者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