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蛋白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需要低温催化的行业如洗涤、食品、奶制品、皮革加工、医药和化妆品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而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和开发。本研究是从实验室保存的25株耐冷菌中进一步筛选低温蛋白酶的产生菌株。利用水解酪蛋白平板法筛选出产低温蛋白酶较好的4株菌:H8,W7,Z4和Z5。它们所产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4.6±1-6U·mL-188.1±1.2U·ml-1、64.6±2.1U·mL-1、32.5±1.9U·mL-1.对产低温蛋白酶活力最高的W7进行菌种鉴定。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结合部分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inas sp.W7,属于耐冷菌.为了获得耐冷菌W7最佳的产酶条件,首先是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复合氮源、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从而确定产酶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蛋白胨、干酪素、K2HP04.KH2P04.Cacl2.MgS04.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水平实验设计对影响产酶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葡萄糖、蛋白胨和MgS04.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筛选出的3个因素进行3水平优化,获得培养基的最优组合:葡萄糖4.25g·L-1、蛋白胨7.00g·L-1、MgSO40.14g·L-1,优化后产酶水平达到183.9U·mL-1。最终确定产酶培养基最适组成为:葡萄糖4.25g·L-1、蛋白胨7.00g·L-1、干酪素4.00g.L-1、K2HPO45.00g·L-1、KH2PO41.00g·L-1、 CaCl20.26g·L-1、MgSO40.14g·L-1。在确定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从最适培养温度、培养基的初始pH值、接种量、装液量和摇床转速5个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耐冷菌W7最佳的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0℃;培养基的初始pH值7.0;接种量3%;装液量20%:摇床转速100r/min.在最佳的培养条件下,培养48h时产酶达到最大值为193.2U·mL-1。耐冷菌W7在4到10代之间产低温蛋白酶比较稳定。酶学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此酶的最适温度为35℃,而且在0℃-40℃之间比较稳定;其最适pH为9.0,在pH5.0-10.0的范围内是稳定的;Mn2+和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Cu2+、Hg2+、Al3+、Pb2+、C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DTA对酶的活力有抑制作用;5%的丙酮对酶促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耐冷菌W7而言,温度的变化对其低温蛋白酶的表达量和种类影响比较显著。分别在15℃、20℃和25℃C下培养耐冷菌W7,利用酶谱分析检测不同温度下低温蛋白酶的表达量和种类。结果显示,在20℃C和25℃C培养时产生两种蛋白酶分别为低温蛋白酶Ⅰ和低温蛋白酶Ⅱ,分别命名为Pro Ⅰ和Pro Ⅱ;在15℃培养时仅产分子量较大Pro Ⅰ。由此可见,Pro Ⅰ在低温培养时起主要的水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