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其抗Ⅰ型变态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应用麻黄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伤寒论》中麻黄汤的比例(麻黄9,桂枝6,杏仁6,炙甘草3)及煎煮法特点,制备其水煎液,浓缩至生药浓度50mg/ml,真空包装备用。将体外肥大细胞株(RBL-2H3细胞株)复苏、培养为二代活细胞,使细胞密度达到约1×106/ml。将培养的细胞收集后调整其浓度至5×105ells/ml,分成5组,分别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的麻黄汤(药物浓度分别为10-1、10-3、10-5mg/ml)培养作为实验组、加地塞米松(药物浓度为10-3mg/ml)培养组为阳性对照组,未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组;培养60分钟后用C48/80(浓度为10μg/ml)诱导各组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加入AnnexinⅤ至细胞悬液中,轻轻混匀,室温静置10分钟后,在30分钟内用流式细胞仪完成分析,分别检测各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比。对5组分别重复实验6次,取6次结果的平均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简明统计软件2000”(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对各组间结果比较分析,方差齐时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检验水平α=0.05。结果:高浓度组的麻黄汤培养组脱颗粒的百分比为5.5%±0.40%;中浓度组麻黄汤培养组脱颗粒的平均百分比为9.8%±0.57%;低浓度组麻黄汤培养组脱颗粒的平均百分比为17.6%±0.85%;地塞米松培养组脱颗粒的百分比为1.8%±0.09%,未加药物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比为27.0%±1.60%。三种不同浓度的的实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浓度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麻黄汤对体外培养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三种不同浓度的麻黄汤培养液中,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愈强,高浓度组(10-1mg/ml)的抑制作用最强,但低于地塞米松对照组。
其他文献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介绍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在对目前国内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发展趋势和建设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过程往往是统计数据非常有限,加上人为的因素,许多数据波动性较大,没有典型的分布规律。如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统计数
目的:比较动态数列法、直线回归模型、对数模型、二次曲线模型、三次曲线模型、ARIMA预测模型在某专科医院门诊人次、出院人数预测拟合效果的优劣,为医院行政部门提供合适的
期刊
通过研究、分析二氧化氯对原料果农药残留(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的分解作用,依据原料果的清洗程序,设计了加药工序及清洗工艺,并对控制点(一榨浊汁)的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
<正> 近年来,国外中草药毒副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除了针对中药广防己、关木通及马兜铃等造成肾功能损害的报道外。国外药学家还对一些常见植物药(包括中草药)与合成药联合使
综述了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阐述了纳滤技术在矿泉水生产中应用所带来的种种有利之处,为矿泉水生产的最新工艺。
在经济转轨实践中萌生和成长起来的我国家族企业,表现出规模总量扩展与自然淘汰率较高的二重性发展特征,财务与治理问题复杂交织,财务治理制度安排缺陷日益显露。随着原始资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比较低、操作简单、出水水质好且稳定、运行管理费用较低、工作温度在室温附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