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是当代阿拉伯世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8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千夜之夜》是纳吉布·马哈福兹在1982年出版的又一部力作,出版后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一些文学批评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的部分研究成果,尝试从魔幻现实主义视角入手,对小说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简要地介绍了纳吉布·马哈福兹的生平、《千夜之夜》的序幕和13个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陈述国内外对《千夜之夜》的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部分,主要概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界定、起源和发展,分析它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哈福兹对外来写作手法的进行借用和创新的原因。第二章从小说的魔幻性出发,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语境下对小说《千夜之夜》进行文本分析,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在《千夜之夜》中,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神奇”元素最主要的来源是阿拉伯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宗教典故,作家以古老的阿拉伯故事为蓝本,运用现代创作技法写出了时代性的寓言故事。包括神奇人物和荒诞情节、神话故事和宗教典故的运用、时空的位移和象征手法。第三章从小说的现实性出发,分析作品魔幻色彩下隐藏的现实主题和现实意义。小说以一个不知名的古代苏丹王国模仿了20世纪70年代的埃及社会,通过13个连续的故事表明小说的主题:反映埃及现实,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呼吁道德和真诚的宗教信仰,描摹和反思真实的人情世态。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通过魔幻现实主义下分析《千夜之夜》,不仅能够让我们体会到阿拉伯传统文化的神秘和现代文学创作技法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理解文学大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