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自动化灌溉控制调度研究与应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实现灌区自动化灌溉控制和水资源实时监测、优化调控,水资源配置的目的,本课题以徐州市丰县苗城灌区自动化项目为背景,设计并开发灌区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合理配置调控灌区水资源。苗城灌区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主要涉及到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自动化组态、通信网络连接等技术,实现现场和远程自动控制配水闸门,实时监控闸站机组运行情况和掌握水位、流量等重要数据信息。结合优化调度水资源策略,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灌区水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优化调度方法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苗城灌区的现状和对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依照功能分为3层:现地测控、数据处理和远程监督控制。闸站现地测控层是由现地测控单元(LCU)组成。LCU的核心是PLC,实现采集现场水位、闸位、渠系流量和闸门启闭机组电量等相关数据以及控制调控现场闸门等配水设备。根据苗城灌区项目的实际情况,系统网络使用性价比高、标准化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光纤以太网。为实现灌区水资源有效供给,在控制区域内合理协调水资源调配给各用水部门,分别以社会效益最小、经济效益最大、生态效益最小为目标构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为了提升算法的求解能力和解集质量,对该算法做出适当改进并实验验证改进后的效果,再用于求解实际模型,实现了灌区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控运行的基本目标。数据处理层采用SCADA服务器,并配置了工程师站,使用WinCC软件开发上位机程序,工程师站可实现数据库管理和远程组态。在调度控制中心安装监控工作站以及视频工作站,管理员可以通过监控工作站实时掌握灌区现场运行状况和重要数据信息,便于及时准确地下达调控命令。本课题研究的灌区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苗城灌区,证明了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高度信息化,传统现场总线所暴露的种种不足使其难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填补了传统现场总线的不足,因其开放性、快速性、稳定性、便捷性的特点被迅速应用在不同工业生产行业中。其中,由德国BECKHOFF公司研发的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信息化传输能力最突出,分布式协同控制性能极其强大。整个EtherCAT技术信息化生态完整,配套软硬件产品丰富,通过网
针对拔桩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侧摩阻力大、施工空间受限、周边结构扰动大等问题,以无锡某地区的拔桩工程为背景,设计了低空小型拔桩机械,对结构内力及变形进行了验算,并采用了钢套管外注入膨润土+套管内高压喷水的减摩方案,通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侧摩阻力的变化情况。考虑到拔桩施工后,高承压水下箱涵结构抗浮能力降低,提出搭建搭板的抗浮措施,并最终形成一整套拔桩施工工艺体系。
受污染河道氮磷污染物削减及富营养化控制是水体修复的难点。本文以府溪河为例,开展生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沉水植被对水体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明显,采用沉水植被协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河道水质,强化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并有效控制藻类滋生。
高考过后,尘埃落定。当我们认真审视本年度高考语文作文题,会发现7套试卷中,无论是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还是由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制的3套试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都提及并强调了“思考与感受”。具体来看,这些作文题目虽然所给材料不同、涉及领域不同、主题思想不同,甚至指向的写作文体也不同,但都要求“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或者“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
期刊
纺织业是中国传统的支柱行业,为增加国民经济积累、解决就业、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运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上市纺织企业2016-2020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9年期间,江苏省纺织行业经营效率逐年走低,竞争力逐年下降;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纺织企业生产效率影响显著;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后的企业综合技术效率降低明显,企业无法达到技术有效主要源于规模无效。
热泵干燥系统可以精确调节干燥空气的温湿度,实现物料干燥。本文将热泵技术应用于干燥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带热回收的热泵干燥系统,开发了可以实时监控热泵干燥过程的上位机组态监控软件,进行了热泵干燥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对不同控制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热泵原理设计了一种带热回收的热泵干燥系统,通过精确合理地控制,可实现多种模式运行,包括快速加热模式、升温除湿模式、恒温除湿模式以及降温除湿模
航天零部件的内螺纹加工通常采用手动攻丝的方式,智能化程度低、加工速度慢,高强度作业下攻丝合格率不高。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自动攻丝设备,旨在提升智能化加工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升高强度作业下的攻丝合格率。首先确定了自动攻丝设备的总体布局,选择了合适的传动方案,按模块化对视觉相机、光源、电机等做了选型设计,并根据作业要求设计了平台底座及相关的工装夹具,最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了基于视觉技术的自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流。作为核心素养下新的命题形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在写作中进行美的表达与创造,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无疑给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然而,当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仍旧在低速、缓慢的轨道上运行,影响了作文教学效率,影响了核心素养育人价值
桑蚕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直被广西作为特色和优势重点产业来发展,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近年来桑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桑叶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加大,但是在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我国桑叶采摘仍旧依靠人工完成,且没有实现机械自动化采摘,劳动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了制约桑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桑叶采摘机的研究现状,利用先进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技术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