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湿地白枕鹤栖息地利用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10月中旬,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因子测定法等野外调查方法和T检验、主成分分析等内业处理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扎龙湿地白枕鹤营巢地、巢址选择、领域面积、觅食地生境选择及迁徙集群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营巢地主要选择在芦苇沼泽中(100%),苇茬高度、植被密度、水深及人为干扰点距离是巢址生境选择时期主要限制性因子。通过不同时期白枕鹤生境利用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水深、距明水面距离及距人为干扰点距离3个因子是限制白枕鹤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领域面积:野生白枕鹤领域面积大小为1.11±0.272 km~2,散养白枕鹤领域面积大小为0.665±0.148km~2。白枕鹤在扎龙地区的主要栖息生境是芦苇沼泽,由于芦苇沼泽在扎龙地区是优势植物,由芦苇所决定的相关植被因子,对白鹤栖息地选择都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植被高度、密度以及剩余苇丛等因子对白枕鹤的生境选择不很重要。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所有白枕鹤巢下水深都在5~25cm左右,距离明水面都在100m以内,觅食地的选择也都在明水面的附近,因此可以说水是扎龙白枕鹤生境选择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另外扎龙地区近年来打渔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为活动对于白枕鹤生境选择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剧。从白枕鹤所选择巢址及觅食地距离人为干扰距离都在0.6km以上来看,与人为干扰的距离也是白枕鹤生境选择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之一。通过散养与野生白枕鹤觅食地面积与领域大小的比较,白枕鹤的领域大小与其觅食地食物的充足与否成反比关系,食物越充足,其领域面积就越小;食物不充足,则领域面积就要相应的扩大。也就是说食物越少,觅食地面积就越大,则领域面积也就越大;反之,食物越充足,觅食地面积就越小,领域面积则也相对较小。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生成图像具有适应复杂条件的特点。其有着高分辨、适应各种天气、适应各种时段的特点使得SAR图像的处理与解译成为了一门具有深远研究意义的学术领域。
近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迅速进步,这些客观因素催生出各种新型的抄表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抄表系统,新型的抄表系统更加节省时间、节约人力、而且效率
本论文分析了目前自动抄表系统(ARMS)的发展状况。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也在迅速兴起。目前居民小区的水、电、煤气耗
在SMT日新月异的今天,源于多层瓷介电容器的独石结构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工艺途径,其优越的结构与制作性能为SMC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层片式PTCR元件类似于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