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碳、氮、磷含量及储量特征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江河口湿地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潮汐湿地,是闽江入海携带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必经之地。本文主要以闽江河口区最大的鳝鱼滩盐沼湿地及蝙蝠洲和尤溪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C、N和P含量和储量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鳝鱼滩盐沼湿地3种优势草本植物,蔗草下沉积物TOC、TN和TP含量和储量在远、近潮沟区差异极其显著(P<0.001),近潮沟区大于远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沉积物TOC、TN和TP含量和储量在远、近潮沟区差距不大。(2)秋茄红树林下沉积物中TOC、TN和TP含量和储量接近于与其同样位于高中潮滩的芦苇和咸草湿地,但明显大于位于低潮滩的蔗草湿地。(3)位于闽江入海口的鳝鱼滩芦苇湿地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及储量均大于分布于其上游段的蝙蝠洲及尤溪洲芦苇湿地,TP的含量及储量则表现为蝙蝠洲芦苇湿地最大。(4)鳝鱼滩湿地3种草本植物沉积物TOC含量与沉积物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呈负相关关系。(5)NH4+-N为本研究区域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0~60cm NH4+-N的平均含量占TN的比例范围为0.29%~2.07%。(6)若将TOC/TN比值大于12的划为陆源有机物,TOC/TN比值小于8的划为海源有机物,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物主要源自陆地。
其他文献
目前,全站仪和RTK已经在数字测图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数字测图数据采集的成熟常规模式。在基于windows CE的PDA出现之后,使用PDA和全站仪或RTK相结合的移动地理信息数据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方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巨大的活力和推动作用。区域可达性是评价区域交通网络状况的一项综合
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至2008年,全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已占GDP总量的近5%。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不仅如此,房地产业
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部门各行业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为了协调城乡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合理运行,必须
传统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大面积实地测量或通过统计部门逐级上报,这种方法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缺乏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农作物种植
以OGC WMS、WFS、WCS为代表的GIS数据服务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数据共享已经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热点,而对地理信息功能的共享研究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得
土壤水分是监测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土壤水分状况也是生态环境健康状态敏感指示因子之一。传统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RS和GIS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向“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转变,“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低碳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