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研究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分析对象,结合中国现有的影像修辞研究现状,站在视听语言修辞的实践立场,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该片在视听语言修辞的生发语境、视听语言修辞的组成元素、视听语言修辞的艺术表现形式、视听语言修辞的艺术拓展四个方面的表现内容及特点。从该片本体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具象到抽象,文章首先介绍《舌尖上的中国》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而扩展至内在上下文的文化语境,直至延伸到以隐喻与视听语言修辞的联系作为具体切入点,细致分析本片的隐喻艺术;其次,影片中运用五种影像修辞元素——丰富分层的纪实影像、简单明快的音乐音响、欲说还休的解说词、细节处理的空镜镜头、鬼斧神工的微距拍摄,呈现出一场强烈的视听盛宴。再次,结合影片的视听语言从声画合一、声画对位、声画分立三个方面依次勾勒出该片的语言修辞的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阐述影像修辞的内在元素搭配和外部结构的结合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带来多层次的艺术享受。最后本片落脚于视听语言修辞研究的必要性,其作为纪录片中最重要的一种文本分析角度,它不仅能够在影片欣赏过程中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视听氛围,而且还能延伸纪录片的内涵。文章研究指出,尽管影视符号本身的修辞给观众带来一种“陌生化”的感觉,但当我们把纪录片的视听话语视为与人类语言一样,是运用特定的措辞手段修饰语言,深化表达效果,从而构成了一种属于纪录片自身的特殊演说方式。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以来好评如潮,不仅在业内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工业型创作模式的先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且在业外引发了关于“舌尖”的一系列衍生文化效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以后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其他文献
吴冠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绘画的双重影响,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不仅对油画在中国落地生根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在这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
目的探讨产房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和相关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市产房工作人员146名,包括医生41名、助产士76名、实习医生10名和实习助产士19名。对其进行
以江苏省某市2个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址(E和F)为研究案例,通过综合比较2个拟建场址的地质条件、场地建设、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
电影电视作为目前拥有最多受众的艺术形式,它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它是一种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创意文化产业,甚至是一种核心性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文化力和文化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能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会说出许多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符
集装箱码头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设备交叉作业增多、人员疲劳驾驶以及防撞限位失效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碰撞事故增加对码头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提出采用GPS定位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的大量增加,北京市的油气管道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油气管道长350多公里,即将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管道也有近300公里。这种情
海洋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海洋科学紧密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 ,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是利用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修复在治理海洋中有毒有害污染
对中国农作物枯萎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寄主范围、致病力分化、病原菌鉴定、生理小种、生理研究、生化防治等.
<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