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共爆发了168次银行危机,这其中包括117次系统性危机和51次非系统性危机,其造成的损失都超过了年GDP的十分之一。而最近发生的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其影响力更是席卷全球。在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银行体系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正确的识别和度量该效应,对于银行危机的防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使用了模型分析、仿真模拟、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具体而言,首先,研究了单个银行危机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得出了储户取款要求的变化对银行挤兑产生的影响;接着,运用仿真模拟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对银行体系内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和传染效应的度量;最后,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传染途径和传染效应。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单个银行危机产生机制的理论研究表明,一旦某银行出现支付危机,这个信息会很快被储户捕捉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储户中那些谨慎类型的人就会提前取款,这种取款行为由于羊群效应的影响,使得储户之间发生传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提前取款的行列,使得银行的经营状况更加恶化,最终使得单个银行危机不可避免,导致银行失败,而银行中坏账的存在,又会使得这一过程的产生被加快,银行的危机会更早出现。(2)银行体系间风险传染效应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银行体系中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得一家银行的失败风险会引发传染效应,最终可能会引发一场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体而言,如果发生危机的银行,其债权损失率不超过30%,那么,不论银行是否系统重要性银行,都不会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造成影响;如果达到或者大于50%,传染效应会明显加强,此时,若发生危机的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一场系统性风险,若发生危机的不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可能会引发局部风险,或者使得系统性风险的过程放慢。总之,系统重要性银行对风险传染效应有决定性的影响。(3)对中国银行体系内14家上市银行的日收益数据的Copula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一共有7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这些银行的传染性非常强,一旦发生风险将会对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其他文献
单一菌株具有各自相应的降解能力,但多项试验研究表明,与接种单一菌株相比较,多种菌的混合培养对实际生产中的动物养殖、饲料营养、生活废物处理、污染修复、堆肥等各方面具
王庄油田属于典型的特、超稠油油藏。常规开发和直井注蒸汽开发非常困难。国内外也没有成功开发经验可以借鉴。本论文通过室内试验、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特超稠
比较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与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单组分乳胶涂料的成膜过程,探讨了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成膜机理,分析了影响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成膜的因素。环氧树脂乳胶粒
随着流动儿童少年的日益增多,他们的社会适应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身份认同是社会融入的必要条件,本文中的身份认同是指流动儿童少年通过与当地人交往后,对自己当前地域性身
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普及义务教育,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应该看到,义务教育的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均衡状态,又严重威胁着教育公平
俭德培育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节俭价值观现状,针对大学生俭德失范表现,分析在社会、学校、家
漳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对漳州文化遗产合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将推动漳州经济、社会、政治的和谐
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得到了教育部大体协、以及各类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但长久以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发
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科技异化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通过一个科学家制造怪物的冒险经历和由此遭受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