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性,归纳总结出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在急性脑梗死各个证型间的分布规律,从而为进一步深化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住院病历资料观察性研究的调查统计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于入院时明确中医辨证分型后,将其归为观察组。之后接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西医治疗,均不给予抑郁方面的中西医药物治疗。在发病15日后进行并发抑郁障碍的症状诊断和量表诊断,评定是否并发有抑郁障碍。将符合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组。所有的资料均用SPP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标准。最后予以统计学分析及结果呈报与解释。研究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后得出:(1)风痰阻络证与痰热内闭证、痰热腑实证与痰热内闭证、气虚血瘀证与痰蒙清窍证、痰蒙清窍证与痰热内闭证在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上有差别,但还不能认为其它证型间在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上有差别。(2)痰蒙清窍证的发病率高于气虚血瘀证及痰热内闭证,风痰阻络证与痰热腑实证的发病率均高于痰热内闭证。综合分析后可认为:痰蒙清窍证、风痰阻络证与痰热腑实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后期并发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与其它证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痰”是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的关键致病因素,其单独致病或夹风夹热致病是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障碍较为重要的中医发病机制。因此,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初期,如果遇到与“痰”相关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其在疾病后期并发抑郁障碍的风险,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促进机体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土地是城乡建设的唯一载体,建设用地指标紧缺是制约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马鞍山市是皖江城市带中部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土地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
为了在众多线路方案中得到潜在的最优线路方案,本文基于图理论,从研究线路方案间的关联入手,设计了自动建立线路方案有向图算法,建立了多目标评价体系,通过多约束最优路径算
冬天来了,天也黑得早,下午5点刚过,往往就已夜幕降临。对于上班一族来说,下班之后菜市场早已人去场空。那么,有没有什么妙招不用天天跑菜市场,而又让蔬果保鲜时间长呢?
为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全面完成今年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3月26日至29日,省档案局在杭州举办2013年档案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暨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