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艾略特诗学思想的一次新视角下的研究。它把艾略特各方面的诗学思想视为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并尊重其内部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整体性的观照和动态的观察,将有助于加深对艾略特诗学思想的理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分析。第一章重点梳理艾略特诗学思想的基本方面,包括艾略特对文学自律性的强调、“非个人化”诗学主张以及“感受力的统一”这三个方面。这些诗学主张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非个人化”诗学最有力地体现了艾略特对文学自律性的强调,而“统一的感受力”说则通过对感觉、感知的强调恰当地补正了艾略特在反浪漫主义过程中对感性因素的否定。第二章主要以动态的眼光来进一步分析艾略特的诗学思想。在“传统与个人才能”问题上,艾略特的重心发生过重要的位移。在1930年之后的著述中,他对个人因素、个性才能的重视越来越明显。“客观对应物”说,也在艾略特的中后期思想中得到反思。在对作家、读者多元复杂性的认识中,在对语言问题的自觉中,“客观对应物”说实际上已在不自觉中被消解。在艾略特中后期的著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文本复调性的强调以及对时间性的重视,这些都是对其早期诗学思想的推进与升华。第三章的目的在于梳理艾略特诗学思想的渊源,主要从文学、思想、哲学和宗教等四个方面入手。艾略特在各个方面受到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其诗学思想的形成,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特别是,艾略特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F.H.布拉德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研究的一个盲点,而艾略特反二元对立的宗教追求也没有为研究界充分注意到。第四章则从比较的视野出发,在比较中彰显艾略特的诗学思想。一方面,我们将在西方诗学思想自身的发展中观照艾略特诗学思想的特质,揭示他与新批评派的差异以及与解构主义诗学的相似。另一方面,我们将进行“艾略特与中国”方面的分析,探讨九叶诗人对艾略特时间诗学的变奏以及汉译《四个四重奏》对艾略特诗学思想的显现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