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制备及对CO2吸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CO2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CO2的减排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CCS)。本课题选用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材料制备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球状活性炭,既解决了废弃离子交换树脂堆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降低了活性炭的制备成本。对制备的球形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其对CO2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通过热重实验得到离子交换树脂的热解曲线,并对不同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下得到的炭化物进行表面结构表征和材料比表面积测试,综合分析确定材料的炭化温度为800℃,炭化时间为60min。通过活化实验得到,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时间的延长,离子交换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2)对离子交换树脂基球状活性炭进行氨水浸渍表面改性,对比改性前后的离子交换树脂基球状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含量和孔隙结构,可得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的碱性官能团增多,酸性官能团减少;改性使得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更加丰富发达,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并且活性炭的微孔和大孔所占比例增大,平均孔径略有变化。(3)改性前球状活性炭对CO2的吸附具有低温吸附高温脱附的性质。在26℃时其对CO2的饱和吸附量达到50mg/g,饱和吸附时间在5min左右。改性后球状活性炭对CO2的饱和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25℃最大,达到300mg/g。而且改性后球状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饱和吸附量随CO2分压的减低而逐渐减小。125℃的吸附温度下,改性后球状活性炭对CO2的物理吸附值约为总吸附量的20%,化学吸附值约为总吸附量的80%,可见改性后球状活性炭对CO2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物理吸附的解吸时间较化学吸附短。
其他文献
福建省核心要素数据包含4个比例尺,每年需要进行2次更新。在多尺度核心要素数据更新时,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数据质量检查时很难被发现,特别是属性的不一致性问题。通过引入GUID型字段可以将更新前后的核心要素数据关联起来,并开发基于GUID字段的变化要素提取程序,用于变化要素的快速提取,从而实现多尺度核心要素数据的级联更新。
魏晋是一个特别的时代,魏晋风流也就成为了后代文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风范。这其中特别让后代赞叹不已的是其间的女性风采,她们可以说是整个古代中国最为靓丽的风景,让后人回味
利用美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Hobbit与本单位自主创新的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号杂交,对其后代材料F2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与病害鉴定技术,
以“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为指导,应用公众满意度模型,借鉴国内特殊儿童家长需求研究,编制特殊儿童家长学前特殊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将学前特殊教育服务满意度分成三个因素,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