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目的不断增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以渐进性记忆衰退、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反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所以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干预对于痴呆患者尤为重要。近年来有相关证明,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与额颞叶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乳腺癌、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相关,但该蛋白对于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根据以往研究,PGRN的某些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相关,且PGRN能穿过血脑屏障,在外周血中表达,研究发现PGRN可能参与AD和VD的致病,因此我们在几种类型的痴呆患者中测量了血清PGRN蛋白的浓度,并测评了 MMSE等与认知相关的量表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24例混合性痴呆患者及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其血清PGRN蛋白浓度水平,通过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ADAS-cog(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 cognitive section)、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等量表的评定对痴呆患者记忆及认知进行评估,使用SPSS22.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PSS)软件包对一般统计资料及所有量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四组量表评分及四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的差异,事后检验采用LSD-t法进行两两进一步比较。对四组的血清PGRN蛋白浓度与ADAS评分、ADL评分及MMSE评分各细则,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spearson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MMSE量表、ADL量表、ADAS-cog量表评分、血清PGRN蛋白浓度两两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量表总分(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研究组各组间量表总分:P均大于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量表总分:P值均小于0.05。AD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13.69±1.99)ng/ml,VD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19.39±1.34)ng/ml,MD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18.38±1.05)ng/ml,对照组血清 PGRN 蛋白浓度(20.39±1.69)ng/ml。2.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比较(F = 59.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MD组)vs(AD组)](P<0.05),[(VD组)vs(MD组)](P<0.05),[(对照组)vs(VD组)](P<0.05)。3.研究组血清PGRN蛋白与MMSE、ADL、ADAS-cog量表各分组评分及总分比较,P均大于0.05,进一步探讨各个研究组血清PGRN蛋白浓度与量表分组及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各项P均>0.05,但AD组MMSE量表中即刻回忆一项(P<0.05,r=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研究各组间认知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研究组量表评分及血清PGRN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血清PGRN浓度:AD组<MD组<VD组<对照组,血清PGRN蛋白可能参与AD、VD、MD发病。3.研究组血清PGRN蛋白与MMSE、ADL、ADAS-cog量表评分无关,但可能与AD患者中即刻回忆一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