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参加全国儿童青少年乒乓球分龄赛的儿童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骨龄、生活年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运动员和普通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乒乓球运动员理想的发育类型。为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全国儿童青少年乒乓球分龄赛和根据骨龄检测从分龄赛中挑选苗子运动员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4年参加全国儿童青少年比赛中男子运动员手腕部合格X线片2368张、女子运动员手腕部合格X线片1906张,中小学普通学生男生手腕部合格X线片1278张、女生手腕部合格X线片1189张。用中华05计分法评定手腕骨发育等级。研究结果:骨龄与生活年龄呈高度相关关系;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所有年龄段的骨龄均大于生活年龄并有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除17岁年龄段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且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他年龄组骨龄均大于生活年龄并有显著性差异,男子普通学生6-7岁年龄段骨龄小于生活年龄,女子普通学生6-8岁年龄段和16岁年龄段骨龄小于生活年龄,其余年龄段骨龄均大于生活年龄,部分年龄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出生季度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早发育百分比大于男子普通学生,正常发育百分比及晚发育百分比小于男子普通学生,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早发育百分比大于女子普通学生,正常发育百分比二者接近,晚发育百分比小于女子普通学生;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更改年龄的百分比为27.33%,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为28.22%;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半年之内重复测量骨龄者占总人数的44.67%,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3.07%;11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中有8名运动员是正常发育。研究结论:1.根据中华05骨龄标准判读,根据参加乒乓球分龄赛运动员报名的出生日期计算生活年龄,乒乓球运动员总体的早发育类型超过了同年龄、同性别的普通学生。2.现行的骨龄检测方法之下,乒乓球运动员存在虚报年龄的现象。3.乒乓球运动员成材的发育类型是正常发育中偏早发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