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高速场景下随机接入算法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TE是3GPP组织提出的向4G移动通信演进的3.9G标准,该标准通过采用OFDMA、MIMO等多种先进技术使其数据传输速率较3G移动系统有较大的提高,下行理论速率可达100兆比特/秒,上行理论速率可达50兆比特/秒,同时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大于100kbps的接入服务。而在全球推进LTE商用网络建设的同时,我国高铁建设迅猛发展,因此对移动通信在高铁中的应用要求大为提高。LTE系统中PRACH作为非同步UE和LTE上行无线接入的接口,在LTE系统上行同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UE只有当其上行传输时间同步后,才能被调度,从而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对于LTE物理层参数来讲,即使达到350km/h甚至500km/h,网络的链接依然能够维持,但当移动速度大于250km/h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场景,比如高铁环境,因此研究新的信道模型和接入方案有很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结合实际项目,根据3GPP物理层相关协议,以提高LTE随机接入信道在高速环境中的接入性能为目标,主要从事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LTE原理和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PRACH的物理层链路仿真,链路的模块主要包括发送端序列的产生、长度的转换、时频资源的调度以及接收端的接入资源的提取、延时功率谱的计算、阈值设定和最后的加窗检测、参数的计算;(2)根据LTE协议建立了高铁信道模型,作用于LTE随机接入信道链路,深入研究和分析高速信道模型对随机接入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实验。(3)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新的阈值设定算法对抗高铁信道的快速衰落,以及一种控制接入序列循环移位的算法减小频率偏移对检测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图像配准是对取自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视角的同一场景中的两幅或多幅图像匹配的过程。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遥感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
说话人识别是根据说话人语音中包含的个性特征来完成对说话人身份的辨认或者确认。说话人识别因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经出现了很多比较
波达方向(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由于其在雷达、通信、声呐、会议系统等多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波达方向估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有着快速的发展。在现
在近几十年来,使用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不同的通信场景中录制音频已经有了显著增加,如讲座、会议、视频会议和互联网协议语音通信。一些人使用电脑和笔记本采集讲座音频用于存
摘要:移动性管理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移动性管理方案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基于终端的节点移动性管理协议(MIP),基于网络的节点移动性管理协议(PMIP)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用户的数据业务需求和通信场景日益多样化,移动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为应对海量数据的高速增长以及实现对新场景的支持,第五代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太阳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经济的宝贵能源。太阳能跟踪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移动物体的太阳光跟踪,其主要目的是探究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使光伏电池组利用太阳能跟踪系统在移动的物体上获得最大的光能量,以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根据设备负载
校园是一个人口密集区,并且人员的流动性和接触率很高。当大规模流行病或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爆发的时候,校园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受灾区,而人体体温异常是这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