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村落承受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世代沿袭的传统村落环境被不可逆转地加以改变,盲目推进城镇化所导致的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更新方式,使得本就难以延续的传统村落处境更加艰难。鉴于此,本文以建筑学中空间形态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哈密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择址理念、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及环境适应等方面对传统村落形成发展的影响,并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出要求,力求在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基础上,系统总结提出传统村落更新改造的策略,以期推进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以加深对乡土聚落研究现状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概述,用以明确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哈密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其次,从哈密地区传统村落所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等进行分析,对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重点探讨环境因素及宗教文化对村落选址、空间形态以及院落平面布局的潜在影响。最后,在对哈密地区代表性传统村落——阿勒屯村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从村落格局、院落空间、建筑单体、构造技术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空间形态特色、环境适应性、技术更新要求等进行多方面、多层次解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未来传统村落文化延续及空间更新发展的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对哈密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当地典型村落——阿勒屯村进行更新设计研究,能切实对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与地域特色进行梳理与探讨,可为新疆其它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更新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