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极化SAR的植被监测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监测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化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植被作为土地资源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准确、及时地获取其变化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主动遥感技术之一,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逐渐成为植被监测的研究热点和有效观测手段之一。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极化数据能提供植被长势和形态结构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基于多时相全极化SAR数据,对江苏省金湖县附近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水稻和森林进行监测。其中,主要对森林进行识别和种类分类研究,对水稻进行种类识别及关键物候期反演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时间序列全极化SAR数据以及野外地面同步测量获取的样本点,分别对水稻和森林进行极化特征参数提取,并分析水稻和森林引起的雷达响应特性和极化特征参数变化。(2)对水稻和森林极化特征参数时域分析,分别筛选出对水稻和森林生长变化敏感的极化特征参数。利用不同植被极化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选取决策树算法对水稻和森林进行种类识别,将研究区内的籼稻和粳稻,杨树和果树分别识别出来。籼稻和粳稻的制图精度分别为98.54%和92.12%,果树和杨树的制图精度分别为97.35%和96.77%,得到了高精度的分类结果。(3)利用极化特征参数构造出一个能体现水稻生长关键物候变化特征的雷达物候指数(RPI),并对时间序列RPI曲线进行Savitzky-Golay(S-G)滤波重构。分析RPI随水稻生长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利用曲线导数法提取重构后的RPI时序曲线的特征点(最值点等),进行水稻关键物候期识别,并对识别结果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识别出的水稻关键物候期日期与野外地面调查实验获得日期相差全部在?16天以内,说明利用RPI可以准确的识别水稻关键物候期。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全极化SAR数据可以高精度的识别植被种类并对植被进行生长监测。全极化SAR数据在植被监测应用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掘。
其他文献
<正>《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结晶,《学记》中认为成功教学有四点要诀":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即"
<正>"古诗文默写"能够有效地考查一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江西高考自2005年自主命题以来,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必考考点,分值由最先的4分增至8分,并且逐步发展成熟。相对于
语块是语言中具有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的固定或半固定化的板块结构。通过从心理语言学视角对语块在词汇学习中有效性的分析,讨论了基于语块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
为研究烟囱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天津某钢厂150 m钢筋混凝土烟囱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烟囱顶部位移的时程反应
目的:通过强降解实验考察施普睿达在一系列剧烈条件下的稳定性,了解其内在的稳定特性及其降解途径。为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药品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其使用期内的化学稳定性
现如今,信息高速发展,各类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这过程中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纵观世界,全球各地的人已经离不开日趋完善的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5G通信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麝香镇痛膏将王不留行籽敷压于主穴神门、枕、心区、脾、内分泌,并辩证配穴,两耳交替,2天更换一次,10 次为一疗程,连
设备说明书的翻译要求准确、客观、简洁。工业设备英文说明书的文本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包含的表层对等和深层对等原则有助
阐述粘接和粘接剂的特点、种类以及粘接技术在客车制造中的应用。
智能无线传感网络是计算机、信息处理、嵌入式计算、通信和传感器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研究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传感网络的关键技术和近几